东海,凌晨3点17分。
电子对抗舰北极星号像一头蛰伏的巨兽,静静漂浮在距离足柄号二十海里的位置。全舰实行严格的电磁静默,连导航灯都改为了低可视度的红外模式。甲板上,十六面相控阵天线以不同角度指向夜空,像一朵盛开的钢铁莲花。
罗文中校盯着主控台上跳动的频谱图,指尖在全息键盘上轻点。陈阿土提供的日本舰艇巡逻数据已经输入AI系统,此刻正在生成最佳的电子干扰方案。屏幕上的模拟结果显示:再有七分钟,足柄号将进入最佳干扰位置。
量子计算机破译进度如何?罗文头也不回地问道。
身后的技术员迅速回应:已完成92%,足柄号的加密通讯协议确实升级了,但基本架构还是基于美军Link-22系统,我们找到了后门。
罗文嘴角微扬。三天前那场水炮冲突后,上级命令北极星号隐蔽接近冲突海域,就是为了这一刻——在日舰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给它的电子系统来一次全面体检。
迷雾程序,预热所有干扰单元。罗文下令,记住,我们要的是精确干扰,别把整个东海的无线电站都搞瘫痪了。
控制室内,二十多名操作员同时开始最后准备。主电源切换至辅助动力,冷却系统发出轻微的嗡鸣。罗文喜欢这种声音,像极了老式收音机调频时的静电噪音——他父亲那台1969年的收音机,就是他对电子世界最初的认识。
罗工,足柄号转向了!雷达员突然喊道,航向正对3305
罗文立刻调出实时态势图。代表足柄号的红色三角确实改变了航向,直指周海峰所在的3305舰。两舰距离已不足十海里,对现代军舰而言,这已经是近在咫尺的危险距离。
提前启动干扰!罗文果断下令,集中能量压制其火控雷达!
北极星号的甲板突然了过来。十六面相控阵天线同时调整角度,指向足柄号方向。主控台上,功率指示器的指针猛地跳向红色区域。
全频段干扰启动!技术员高声报告,覆盖范围半径20海里,重点压制C/X波段!
无形的电磁风暴瞬间席卷海面。在足柄号舰桥上,雷达屏幕突然雪花飞舞,通讯频道里充满刺耳的噪音。舰长佐藤健一脸色骤变——他太熟悉这种症状了,这是遭遇了专业电子战攻击!
切换备用频率!启动反干扰程序!佐藤厉声命令。但操作员的回答让他心头一凉:所有频段都被阻塞!连卫星链路也中断了!
佐藤冲到舷窗前。二十海里外,中国海警3305舰依然清晰可见,但他的战舰此刻却像个瞎子——火控雷达失灵,导弹无法锁定,连最基本的舰间通讯都成了问题。
八嘎!佐藤一拳砸在控制台上,联系那霸基地!用应急激光通讯!
______
北极星号上,罗文正欣赏着自己的。频谱图上,足柄号所有通讯频段都变成了杂波,就像被飓风席卷过的麦田。
效果比预期好20%。技术员兴奋地报告,他们的反干扰系统完全失效了!
罗文点点头,调出陈阿土提供的巡逻数据。老人凭经验总结出的日舰行动规律,与AI分析结果惊人地吻合。这种民间智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作用。
继续保持压制。罗文命令,但注意观察足柄号的电子防御反应,记录每一个细节。
突然,主控台的一台显示器闪烁了几下,竟然自动切换到了一个陌生界面。罗文皱眉凑近——屏幕上跳动着一段他从未见过的代码,结构极其复杂,但隐约能辨认出几个关键词:深度校准磁流体自检协议...
谁在操作3号终端?罗文厉声问道。
控制室内所有人都摇头。更诡异的是,这段代码正在自行编写,速度之快远超人类手速,就像...某种人工智能在远程操控他们的系统!
立即切断3号终端网络连接!罗文感到后背发凉,启动防火墙最高级别防护!
技术员手忙脚乱地执行命令,但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主干扰器功率突然飙升到危险值,多个电路保护器自动跳闸!
罗工!不是我们的问题!电子战军官大喊,有外部能量源在向我们发射定向微波!
罗文冲向舷窗。海面上一片平静,没有任何舰艇或飞机在附近。但仪器不会说谎——北极星号正遭受某种高能定向武器的攻击,而且来源不明!
立即启动反辐射导弹防御!罗文下令,找出辐射源位置!
控制室内警报声大作。罗文突然想起陈阿土相机里那段神秘尾迹视频——难道那个水下物体携带了某种先进电子战武器?
辐射源确认!技术员声音颤抖,方位175,深度...深度200米!是水下发射源!
罗文立刻调出声呐图。果然,一个模糊的光点正悬浮在北极星号下方,其位置与陈阿土拍摄到的神秘尾迹起始点完全吻合!
全舰电磁屏蔽!降低输出功率至30%!罗文紧急调整战术,3305舰发激光通讯,警告他们水下威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