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 第40章 前世债今世还

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第40章 前世债今世还

作者:摘星笺红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8 16:39:11

《四十千》

新城王家的马头墙下,陈六正蹲在青石板上擦拭算盘。

铜珠子在夕阳余晖中,泛着暖光,他数到第三遍时,忽觉后颈一阵凉意袭来。

抬头便见一个穿青衫的书生,立于月洞门前,其腰间挂着玉牌

“你欠四十千,今日该还了。”书生开口。

陈六刚欲答话,书生却已自行往内院走去。

衣摆掠过廊下的鹦鹉笼,惊得鸟儿扑棱着翅膀叫嚷:“还债!还债!”

陈六猛地惊醒,却发现自己趴在账房桌上,算盘珠子散落一地。

此时,窗外传来产婆的喜报:“恭喜老爷,夫人生了小少爷!”

掌灯时分,陈六跪在祠堂里,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瑟瑟发抖。

日间那个梦太过真实,书生腰间的玉牌,是他二十岁时,典当的传家之物。

夫人抱着襁褓进来,婴儿的啼哭声如同一根细针,扎进他的心里。

他骤然想起,自己发迹前,曾向山西票号借过四十千白银,后来票号遭灾,这笔债便被他抛之脑后。

“老爷,给少爷起个名吧。”

乳娘掀开襁褓,婴儿粉雕玉琢的小脸,让陈六心中一颤。

他盯着孩子眉间的朱砂痣,脱口而出:“就叫念生吧。”

话音刚落,婴儿忽然咧嘴笑了,露出两颗米粒大小的乳牙,可陈六却觉得,那笑容中透着几分怪异。

陈六在东厢房设了个钱库,将四十千白银分成十垛,每垛皆用红绳扎紧。

念生满月那日,他抱孩子从钱库前经过,忽闻垛底传来“簌簌”之声。

定睛一看,竟是当年的青衫书生站在钱堆上,朝他拱手道:“承让了。”

陈六惊呼一声,怀中的孩子却咯咯笑起来,小手伸向书生的衣袖。

三岁那年,念生不幸得了天花。

陈六看着儿子烧得通红的小脸,狠下心拆了一垛银子,请来名医。

药汤灌下去的当晚,他梦见书生坐在床头,手中把玩着银锭:“此乃吾药资也。”

次日清晨,念生果然出了透汗,痘疮也渐渐结痂。

四岁生辰前,钱库里仅剩下最后七百文。

陈六望着空荡荡的屋子,忽然忆起,书生临走时的话语。

乳娘抱着念生进来,孩子身着新做的锦缎袄子,看见他便伸手要抱:“爹,抱抱。”

“四十千将尽,你该走了。”陈六背过身去,声音颤抖。

怀中的孩子,忽然发出异样声响。

陈六回头,只见念生脸色发紫,脖颈如面条,绵软地耷拉下去,双目圆睁,直勾勾地盯着他。

乳娘惊恐地尖叫着扑过去,陈六却呆立当场。

他瞧见书生的虚影,附在孩子身上,嘴角挂着一抹冷笑,手中抛着那七百文钱。

棺材铺的刘掌柜来量尺寸时,陈六抚摸着儿子冰冷的小手,忽然想起发迹那年,自己曾在关帝庙许愿:

“若能暴富,必捐四十千香油钱。”

可后来生意越做越大,这个愿竟被他遗忘了。

刘掌柜用朱砂笔,在棺木上写下“早登极乐”,陈六盯着那字迹,仿佛每个字都在淌血。

出殡那日,天空飘起细雨。

陈六跟着送葬队伍走过青石板,忽然瞧见街角,有个盲眼道士在摆摊,卦幡上写着“前世债,今生还”。

他像是着了魔般走过去,道士摸索着他的掌心,忽然长叹:“施主可曾欠人四十千?”

陈六浑身一颤,道士接着说:“老僧入定观之,令郎乃山西票号主之魂。

前世你赖其债,今世他取汝子。”

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块碎玉,是陈六当年,典出的传家玉牌。

“此玉近日出土于荒坟,施主可还记得?”

玉牌触到掌心的瞬间,陈六眼前闪过无数画面:

二十岁的自己,在票号里接过白银,中年的自己,在祠堂里对天起誓。

还有念生临终前,那充满怨恨的眼神。

他突然记起,念生周岁抓周时,别的东西都不碰,唯独攥着他的算盘,紧紧不松手。

小手指在算珠上,拨出“噼啪”声,与账册上的数目暗合。

“那剩下的七百文......”陈六声音沙哑。

“乃你今世为父之情。”道士将玉牌塞进他手里,“债已清,缘已了,施主好自为之。”

三日后,陈六散尽家财,在当年的票号旧址上,建了座义庄。

工人们挖地基时,挖出一具白骨,腰间挂着块残损的玉牌,隐约可见“晋商”二字。

陈六看着白骨,想起念生临终前的笑容。

那笑容,透着无尽的苍凉。

十年后,新城来了个云游僧人。

在陈六的义庄前驻足,掌心合十念道:“汝不欠人,人不欠汝,自然无子。若要子嗣,先修善缘。”

话音刚落,义庄里的长明灯忽然齐齐亮起,照得僧人袈裟上的“因果”二字格外醒目。

暮春的细雨中,陈六望着义庄屋檐下的燕巢。

想起念生周岁时,有只燕子撞在窗纸上,死在了他写的“招财进宝”横批前。

如今燕巢里,传来雏鸟的啾啾声,他终于明白:

这世上最锋利的算盘,并非是铜珠子拨弄出的数目,而是人心深处的恩怨轮回。

……

案头的《聊斋志异》翻到《四十千》,巫梅看向手机里的蒲松龄。

“先生是说,所谓‘子债父还’,不过是人心的镜像?”

蒲松龄抚须一笑,窗外的海棠花瓣飘落在书页上。

“世人总将子嗣视为私产,却不知每个生命,都是一段缘分。

陈六以为,银子能够买断因果,却不知债有多种,唯有真心方可抵偿。”

“那若是无债无欠,是否就无儿无女?”巫梅皱眉问道。

“高僧所言,并非关乎子嗣,而是论及舍得。”

蒲松龄的目光,落在案头的烛火上。

“人若只知敛财,不知散财,便如同紧攥拳头,看似握住富贵,实则一无所有。

待张开掌心,才发觉指间遗漏的,皆是善缘。”

喜欢新聊斋今古异闻录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新聊斋今古异闻录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