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一年的山东大旱,从春天持续到夏天,土地干裂,寸草不生。
六月中旬,终于盼来了一场小雨,村民们赶紧种下粟米。
三天后,一场透雨让土地彻底湿润,人们又忙着补种豆子。
石门庄,老樵夫张老汉这天傍晚砍柴归来,远远望见两头青牛在山坡上顶角相斗。
他揉了揉昏花的老眼,那牛却忽然化作两道水汽消散了。
张老汉心头一紧,想起祖辈传下的谚语青牛斗,洪水到,连忙跑回村里。
大伙儿快收拾细软!张老汉敲着铜锣在村中奔走,我在后山看见青牛相斗,这是要发大水的征兆啊!
正在打谷场纳凉的李大壮笑道:张叔,您老眼昏花了吧?这旱得河床都裂了,哪来的洪水?
周围村民哄笑起来,继续摇着蒲扇闲话家常。
张老汉急得直跺脚,回家就让儿子媳妇打包粮食被褥。
儿媳王氏抱怨道:爹,咱家刚种下的豆子......
命要紧还是豆子要紧?张老汉劈手夺过媳妇手里的农具,赶紧带着孩子往青龙岗去!
当夜,张家十几口人背着包袱上了山。
三天后的傍晚,天空突然阴沉下来。
正在田间浇水的李大壮,听见远处传来闷雷般的响声,抬头看见北边天际黑云如墨。
他媳妇翠花抱着小儿子跑来:当家的,这云头不对劲......
话音未落,豆大的雨点已经砸下来。
不到半个时辰,暴雨如注,河水暴涨。
李大壮慌忙扔下锄头,搀着年迈的母亲往高处跑。
两个五六岁的儿子在身后哭喊,翠花刚要回头,就听的一声,上游堤坝决口了。
别管孩子了!李大壮死死拽住妻子的胳膊,娘要紧!
浑浊的洪水转眼就漫到了腰际,三人拼命往村后的土坡逃去。
站在坡顶回望,整个石门庄已是一片汪洋。
茅草屋顶在湍流中打着旋儿消失,猪羊的惨叫声混着雷声传来。
翠花瘫坐在地,望着被洪水吞噬的家的方向,撕心裂肺地喊着孩子的乳名。
七天七夜后,洪水终于退去。
李大壮搀着老娘,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
沿途尽是倒伏的树木和淤泥中露出的屋顶,几只野狗在啃食泡胀的家畜尸体。
经过王家院子时,看见王老汉挂在槐树上的尸体随风摇晃。
洪水来时他舍不得圈里的猪,被连人带猪圈冲走了。
走到自家宅基前,李大壮愣住了。
周围房屋尽数倒塌,唯独他家那三间土坯房还立着。
推开摇摇欲坠的屋门,竟看见两个小儿子并排坐在床沿上,正用泥巴捏着小狗玩。
爹!娘!两个孩子扑过来,那天水进来,床就浮起来了,我们还抓了条大鱼呢!
孩子指着墙角的水桶,里面果然有尾鲤鱼在游动。
闻讯赶来的村民啧啧称奇。张老汉捋着胡子说:大壮夫妻逃命时还顾着老娘,这是孝感动天啊!
从此村里人都说,洪水专收不孝之人。
三年后的山西平阳府,类似的奇迹再次上演。
地震发生时,城东米铺的伙计赵顺正在给卧病的老父亲熬药。
地动山摇的瞬间,他扑在父亲身上,用脊梁抵住了塌落的房梁。
等震动停止,整条街的房屋都成了瓦砾堆,唯独赵家这间偏房还立着。
逃出来的邻居们围着赵家废墟议论纷纷。
满脸尘土的赵顺背着父亲钻出危房时,听见有人说:老天爷到底长着眼睛,孝子家的房梁都是铁打的。
后来清理废墟的人发现,撑住房屋的那根梁木确实比其他人家粗上一圈。
这两桩奇事在乡间传开后,各地兴起了重修祠堂的风气。
每逢初一十五,总能看到妇人带着孩子给孝感碑上香。
茶馆里的说书人也添了新段子,把张老汉遇青牛和李家孩子奇迹生还的故事,编成了《水府龙王考孝子》的唱本。
洪水退去那年秋天,石门庄的田野格外肥沃。
来年开春,连向来不信鬼神的李大壮,也在自家地头立了块孝德感天的石碑。
有人看见他偷偷在碑前摆过煮熟的红鸡蛋,那是他老母亲生前最爱吃的。
喜欢新聊斋今古异闻录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新聊斋今古异闻录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