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四则》
一、困龙入宅
北直隶沧州地界,暑气蒸腾的午后,乌云突然翻涌如墨。
李员外家的老管家,正眯着眼打盹,忽听院外传来巨响,像整座山塌了半边。
他揉着老花眼,推开雕花木门,当场吓得瘫坐在地。
突然间,一条水桶粗细的黑龙,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条黑龙身躯庞大,行动却显得有些笨拙,此刻,它正想挤进那座宅院里。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宅院里的家人们惊恐万分。
他们完全失去了方寸,有的尖叫着四处逃窜。
有的则吓得呆若木鸡,整个场面乱成了一团。
就在这时,李员外展现出了他的果敢和决断。
他毫不犹豫抄起墙上的鸟铳,带领着一群护院们,如疾风般冲上二楼。
这条黑龙,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被驱赶。
它卡在了月洞门那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身体与门框之间摩擦,发出阵阵刺耳的声响,让人听了牙酸。
“放铳!”李员外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
一声令下,鸟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火药爆炸的力量,屋檐上的瓦片,纷纷掉落。
黑龙显然被击中。
痛苦嘶吼,猛地甩动尾巴,将半面照壁撞得粉碎。
它踉踉跄跄,向后退去,最终,跌入宅院外一个积水潭中。
那潭水不过尺把深,黑龙挣扎着腾跃。
每次跃起,都重重砸回泥潭,溅起的泥浆裹满全身。
蚊虫嗅到腥味,密密麻麻聚在它鳞甲缝隙,急得黑龙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呜咽。
直到第三日暴雨倾盆,一道霹雳劈开云层。
黑龙借着电光,直冲九霄,天际间,留下蜿蜒的金色轨迹。
二、袖中升龙
房生和同窗,登上牛山兴国寺时,日头正毒。
寺内老和尚,见他们汗流浃背,便引至大雄宝殿歇脚。
众人仰头观赏藻井彩绘时,忽听一声,半块黄砖坠落脚边。
砖上盘踞的小蛇,细如蚯蚓,却泛着奇异的金芒。
“莫不是地龙?”
有人的话音未落,安静趴在地上的小蛇,突然像被惊扰,猛地游动。
老和尚见此,大吃一惊,“这是幼龙渡劫,大家快逃,有多远逃多远。”
众人连滚带爬冲下山道,身后,传来惊天动地的轰鸣。
回头望去,寺庙上空,黑云翻涌如锅盖,金光闪闪的巨龙在雷暴中翻腾。
龙爪每一次挥击都带出道道电光。
待雨过天晴,寺庙只剩满地焦黑的瓦砾,唯有山门前的古槐,还在冒着青烟。
三、目藏蛰龙
暑气蒸腾的午后,章丘小相公庄的刘氏弓着腰在田间薅草。
忽然,狂风裹挟着沙砾扑面而来,她下意识抬手护眼,却有什么尖锐之物刺入右眼。
剧痛让她惨叫着跌坐在地,温热的血水顺着脸颊滑落。
“当家的!快来人啊!”闻声赶来的丈夫王二,抱着妻子冲进村医家。
老郎中举着放大镜,反复查看,手却止不住地颤抖:“这血丝……蜿蜒如龙,怕是……”
话没说完,门口突然响起铃铛声。
“贫道云游至此,可是有人遭了龙厄?”
灰袍道士拄着桃木剑踏步而入,浑浊的眼睛盯着刘氏右眼,
“三日前贫道夜观天象,见紫微星旁有赤芒缠绕,原在此处!”
他抽出符纸贴在刘氏额头 。
“此乃蛰龙借体渡劫,三日后雷劫若过,便是天大的机缘;若不过……”
道士摇头不语。
此后三个月,刘氏卧床不起。
右眼肿胀如桃,血丝几乎爬满整个眼球。
每当惊雷炸响,她都疼得在草席上翻滚。
但奇怪的是,家中贫瘠的菜地竟开始疯长,蔫了的庄稼一夜抽穗。
就连久病的婆婆,都渐渐能下床走动。
七月十五,暴雨倾盆。
刘氏感觉眼球快要炸裂,恍惚间,一道温和的声音在她脑海响起:
“多谢娘子容我栖身,待我渡劫后,定当相报。”
突然,一道碗口粗的闪电劈开屋顶,刘氏眼前白光一闪,晕死过去。
再醒来时,右眼的剧痛消失无踪。
她跑到井边,清澈的水面倒映出自己的眼睛。
眼白光洁如新,唯有瞳孔深处,藏着一抹若有若无的金芒。
自那以后,刘氏看东西变得过目不忘,村里的孩童,只要经她教导,读书识字都快上许多。
更神奇的是,她随手种下的种子,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都能结出饱满的果实。
村民们都说,这是神龙留给她的福泽。
四、龙衔奸首
康熙九年春,苏州知府袁宣四在拙政园设宴,邀一众同僚共赏海棠。
曲水流觞间,丝竹悠扬,宾客们正举杯谈笑,忽见西北方天空骤然暗沉,原本明媚的春日,瞬间如坠黑夜。
“这天气怎变得这般古怪?”袁宣四放下青瓷酒杯,眉头紧锁。
话音未落,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炸响,震得桌上酒盏嗡嗡作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