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平凡望着大臣们离去的背影,深吸一口气。明日朝堂之上,新的地方管理措施必将引发一番激烈争论,保守派大臣想必不会轻易罢休。但他已做好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阻碍,都要为改革杀出一条血路,只是不知明日的朝堂,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第二日清晨,金色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朝堂的金砖地面上。肖平凡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冕旒,神色庄重地端坐在龙椅之上。大臣们身着朝服,依次进入朝堂,分列两旁。往日里,朝堂之上或交头接耳,或神色各异,而今日,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
随着肖平凡一声“上朝”,打破了这份寂静。“众爱卿,今日朕欲与诸位商讨新的地方管理措施。”肖平凡目光如炬,扫视着群臣。
礼部尚书李大人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近日来,民间对改革政策多有期待,臣等也看到了陛下为江山社稷、为黎民百姓的一片苦心。”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纷纷点头。肖平凡心中一喜,这表明随着他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朝堂上反对改革政策的声音逐渐减弱,一些原本持保留意见的大臣看到民间对改革的期待,态度已然发生了转变。
然而,户部侍郎王大人却皱着眉头,上前一步:“陛下,改革虽好,但地方管理错综复杂,新措施贸然推行,恐生变故。” 他的话音刚落,几位保守派大臣也随声附和。
肖平凡微微皱眉,站起身来,缓缓说道:“诸位爱卿,如今国家内忧外患,民生凋敝,若不改革,何以拯救天下苍生?地方管理之弊端,朕已深入调研,新措施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生。”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在朝堂内回荡。
陈老夫子出列,躬身道:“陛下圣明!新的地方管理措施,加强监察可杜绝官员贪腐,提高选拔标准能确保官员贤能,激励机制更能激发官员积极性,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赵将军也抱拳说道:“陛下,臣以为,此时改革刻不容缓,地方管理若能优化,军队后勤补给等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边疆防务也能更加稳固。”
两方大臣各执一词,朝堂上争论声此起彼伏。肖平凡静静地听着,心中思索着如何说服众人。待争论稍歇,他再度开口:“诸位爱卿,朕明白你们的担忧,但如今局势危急,改革已无退路。新措施并非草率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多方调研得出。若不推行,地方官员依旧贪腐横行、庸碌无为,国家如何发展?百姓如何安康?”
他目光炯炯,看向那些仍在犹豫的大臣:“朕登基以来,一心只为江山社稷,为的是让我天元国百姓过上好日子。改革之路虽艰难,但朕愿与诸位爱卿携手共进。若成功,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即便失败,朕也愿承担一切后果。”
这番言辞恳切的话语,让不少大臣为之动容。几位原本摇摆不定的中立大臣相互对视一眼,其中一位吏部侍郎上前说道:“陛下如此决心,臣等愿支持陛下推行新的地方管理措施。” 紧接着,又有几位大臣纷纷表态支持。
保守派大臣们见此情景,面色愈发难看。但此时,大部分大臣都已表示愿意支持改革政策的推行,他们也不好再强行反对。
肖平凡看着朝堂上的众人,心中感慨万千。虽然大部分大臣支持改革,但他深知,仍可能存在暗中反对的势力。这些潜在阻力将如何应对?改革能否顺利开展?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此刻,他只能先迈出这一步,一步一步坚定地朝着改革的目标前行。
“退朝!” 随着肖平凡一声令下,大臣们依次退出朝堂。他望着空荡荡的朝堂,暗暗握紧了拳头,无论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不会放弃。
肖平凡转身走向御书房的书桌,铺开宣纸,提笔蘸墨。他深知,接下来的路布满荆棘,每一步都需谨慎。“无论暗中有何阻力,朕定要让改革成功。” 他低声自语,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开,仿佛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正徐徐展开,而他,将是这幅画卷的执笔者。
第二日清晨,阳光穿透淡薄的云层,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肖平凡早早起身,身着一袭简洁而不失威严的龙袍,信步登上皇宫高处。微风拂过,他的衣袂轻轻飘动,俯瞰着都城内熙熙攘攘的街道、错落有致的屋舍,以及来来往往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改革政策的完善、地方管理的优化以及朝堂和民间的支持都已基本就绪,这一切宛如一场漫长而艰辛的跋涉,如今终于看到了些许曙光。
然而,肖平凡心中清楚,这仅仅只是开始。改革之路,道阻且长,犹如在布满暗礁的海域中航行,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礁沉没。但他别无选择,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天元国的未来,他必须勇往直前。
巳时,皇宫广场上,各级官员已整齐列队。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或明或暗,映照出一张张神情各异的脸。有的眼中透着期待,对即将推行的改革满怀信心;有的则眉头紧锁,隐隐担忧改革会带来未知的变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