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肖平凡停下踱步的脚步,缓缓坐到桌前,再次仔细翻阅着情报,试图从字里行间寻找到那一丝破局的关键线索。烛火渐渐微弱,黎明的曙光却还未完全穿透黑暗。在这寂静的深夜,肖平凡深知,他必须尽快做出决定,为天元国寻得一线生机。
随着后续情报如雪花般不断传来,肖平凡心中愈发笃定,境外势力内部的矛盾已然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主张速战速决的那一派,每日都在军营中叫嚷着即刻出兵,他们坚信凭借天元国如今内忧外患的局势,只需一次迅猛的攻击,便能将其彻底拿下,进而获取丰厚的利益。为首的将领年轻气盛,在军中以勇猛着称,麾下的士兵也大多是些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热血之辈,他们的营帐中时常传出激昂的战歌与操练声,仿佛随时准备踏上征程。
而主张稳扎稳打的一派,则显得沉稳许多。他们的营帐布置得井井有条,士兵们训练有序,却不见那种急于求战的浮躁。这一派的元老们深知战争的残酷与变数,他们担忧过度消耗自身实力后,会陷入困境,不仅无法顺利拿下天元国,还可能被其他势力趁虚而入。他们更倾向于先巩固已有的势力范围,加强防御,等待最佳时机。两派之间的争吵日益激烈,甚至在一次高层会议上,主张速战的将领竟当场拔剑相向,虽被众人及时阻拦,但矛盾已然公开化,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肖平凡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天刚蒙蒙亮,他便召集了改革派的核心成员,齐聚在营帐之中。营帐内,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严肃而凝重。肖平凡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率先开口说道:“诸位,如今境外势力内部矛盾加剧,这是我们打破当前困境的契机。但如何利用好这一矛盾,分化敌人,还需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商讨出一个可行的策略。”
改革派成员们纷纷点头,其中一位谋士率先发言:“陛下,依臣之见,我们可派人分别与境外势力的两派接触。对主张速战的一派,我们可暗中提供一些虚假情报,暗示他们天元国此时兵力空虚,不堪一击,引诱他们尽快出兵。而对于主张稳扎稳打的一派,我们则透露一些关于速战派急于求成,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的消息,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从而加剧两派之间的不信任。”
另一位成员紧接着说道:“此计虽妙,但需小心行事。一旦被他们察觉,我们不仅前功尽弃,还可能激怒他们,引发更猛烈的攻击。我们不妨同时在边境制造一些假象,让速战派看到我们防御松懈的样子,进一步诱惑他们。但对于稳扎稳打派,我们也要展示出一定的实力,让他们有所忌惮,不敢轻易与速战派妥协。”
肖平凡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两个提议都有可取之处,但实施起来难度不小。我们既要让两派相信我们传递的信息,又不能露出破绽。而且,在边境制造假象也需谨慎,不能让我们的百姓和士兵陷入危险之中。”
众人又围绕着这两个提议展开了深入讨论,不断完善细节。有人提出要选派最精明能干的情报人员去执行接触任务,确保信息传递准确且不被怀疑;有人建议在边境布置疑兵时,要巧妙利用地形和环境,做到真假难辨。
在商讨策略的同时,肖平凡也没有放松对境外势力在边境军事部署变化的关注。他派遣了数支精锐的侦察小队,潜伏在边境附近的山林中,密切监视着敌军的一举一动。
边境观察点,寒风凛冽,侦察兵们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眼睛紧紧盯着远处的敌军营地。他们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营地内的人员调动、粮草储备以及防御工事的修建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名侦察兵小心翼翼地离开观察点,将最新的情报送回肖平凡的营帐。
“报!陛下,境外势力主张速战的一派,近日来频繁调动骑兵,似乎在做进攻前的准备。他们将大量的粮草和武器运往边境前沿阵地,看样子是打算尽快发动攻击。”一名侦察兵匆匆进入营帐,单膝跪地,向肖平凡汇报。
肖平凡听闻,立刻站起身来,走到营帐内的地图前,仔细标注着敌军的动向。他喃喃自语道:“看来速战派已经按捺不住了。但稳扎稳打派那边,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动作。他们应该还在观望,试图寻找一个既能满足速战派部分诉求,又能保证自身利益的平衡点。”
此时,又一名侦察兵进来汇报:“陛下,发现稳扎稳打派的几位元老,正在与速战派的将领进行秘密会面,地点在距离边境不远的一座废弃寺庙中。我们的人不敢靠得太近,无法得知他们具体在商讨什么。”
肖平凡眉头一皱,心中暗忖:“他们这是要私下达成共识吗?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化解矛盾。”他立刻转身对身边的改革派成员说道:“诸位,看来情况有变。我们必须加快行动,在他们达成共识之前,进一步激化他们的矛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