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深沉,荒原的风裹挟着刺骨的寒意与未散的血腥气。宁采臣与苏晚晴将遁速催至极限,如同两道惊惶的流星,划过苍茫大地,向着北方那片更加古老、更加险峻、名为“黑风”的连绵山脉亡命飞遁。
宁采臣左肩处的伤口依旧隐隐作痛,那金丹修士含怒一击的邪异力量虽未直接命中要害,却依旧残留着一丝腐蚀性的血煞之力,不断侵蚀着他的血肉经脉,阻碍着灵力的运转。加之先前强行催动“阴阳逆乱符”导致的神念透支,令他脸色苍白,气息虚浮。
苏晚晴的情况稍好,但连续催动冰晶玉簪这件显然品阶不凡的法宝,又硬抗了“九幽血煞噬魂阵”的部分威力,法力消耗亦是巨大,绝美的脸庞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两人皆沉默不语,只顾埋头赶路。他们都清楚,方才虽侥幸逃脱,但那金丹中期修士绝不会善罢甘休。一旦其稍作调息,压制住阵法反噬,必然会以更快的速度追杀而来。必须在其追上前,进入地形更为复杂的黑风山脉,方有一线生机。
天际渐渐泛起鱼肚白,晨曦微露。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照亮前方那片如同太古巨兽匍匐在地、笼罩在淡淡黑雾之中的连绵山峦时,两人终于抵达了黑风山脉的边缘。
一股更加原始、蛮荒、夹杂着各种妖兽气息和淡淡瘴疠的味道扑面而来。
“进山!”宁采臣没有丝毫犹豫,与苏晚晴一同扎入了那茂密的原始山林之中。
一入山林,光线顿时暗淡下来。参天古木遮天蔽日,藤蔓缠绕如虬龙,地面堆积着厚厚的腐叶,散发出潮湿霉烂的气息。各种不知名的虫豸嘶鸣和远处隐约传来的妖兽低吼,更添几分凶险气氛。
宁采臣强忍着伤势和疲惫,神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他不再盲目奔逃,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地形和符箓布置疑阵。
只见他指尖不时弹出微光,一枚枚简易的“误导符”被悄无声息地打入树根、岩缝。这些符箓并无太大威力,却能极微弱地干扰追踪者的神念判断,使其难以确定二人的准确方向。偶尔,他还会在一些看似必经之路的岔口,布下触发式的“惊兽符”,一旦有强大气息靠近,便会惊动附近的低阶妖兽,制造混乱。
苏晚晴则紧随其后,不时施展冰系法术,小心翼翼地抹去二人留下的些许痕迹,或是冻结某些可能残留气息的区域。
如此一路前行,虽然速度慢了下来,却有效地延缓了可能存在的追踪。
半日后,两人深入山脉百余里,寻了一处隐蔽的、被藤蔓遮掩的山壁裂缝暂作休整。
裂缝内颇为干燥,空间不大,却足够隐蔽。
宁采臣立刻盘膝坐下,检查左肩的伤口。只见伤口周围的皮肉已然呈现一种不祥的暗红色,微微肿胀,一丝丝阴冷的血煞之力如同活物般仍在试图往经脉深处钻去。
“好阴毒的力量。”宁采臣眉头紧锁。寻常丹药对此效果甚微,若不能及时驱除,必成后患,甚至可能影响道基。
他略一沉吟,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寻常方法不行,那就再用符道手段!
他并未直接绘制祛邪疗伤的符箓,而是再次双手掐诀,以自身精血混合灵力,凌空绘制出一个比“小衍归元符阵”更加复杂、更加精妙的立体符阵——“乙木青华生机阵”!
此阵乃《万符真经》中记载的一种高等疗伤符阵,能汲取天地间的乙木青华生机之力,滋养肉身,祛除邪祟,修复暗伤。对施术者的神念操控和符文理解要求极高,且消耗巨大。
符阵成型的瞬间,淡淡的、充满生机的青色光晕弥漫开来,裂缝内顿时充满了令人心旷神怡的草木清香。浓郁而温和的乙木生机之力如同涓涓细流,主动汇聚而来,缓缓注入宁采臣体内,重点冲刷向他左肩的伤口。
“滋滋滋……”
那盘踞在伤口处的血煞之力遇到这精纯的生机之力,仿佛冰雪遇阳春,发出细微的消融之声,被一点点逼出、净化。伤口处的暗红色迅速褪去,肿胀渐消,新的肉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生长愈合。
不仅如此,这乙木生机之力对宁采臣透支的神念也有着极佳的温养效果,识海中的刺痛感大为缓解。
苏晚晴在一旁护法,看着那精妙无比的疗伤符阵,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磅礴生机,心中已是波澜不惊。她如今对宁采臣种种神乎其神的符道手段,几乎快要免疫了。
约莫一个时辰后,宁采臣长吁一口气,睁开了双眼。左肩伤口已然愈合大半,只留下一道浅红色的疤痕,体内血煞之力尽除,灵力恢复了七八成,神念虽未完全恢复,却已无大碍。
“宁先生这符阵之道,当真神鬼莫测,竟连金丹修士留下的暗伤也能如此快速祛除。”苏晚晴忍不住轻声赞叹。
宁采臣微微一笑:“大道三千,符道亦是其中之一。万物皆可入符,万般皆可用符。疗伤祛毒,不过是符道应用的微末枝节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