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尘号” 在新生宇宙的边缘停泊了整整三天。这是一个刚诞生不足万年的年轻宇宙,没有成型的星球,只有无数团由 “原生能量” 构成的 “星雾团”,这些星雾团在宇宙中缓慢旋转,彼此间通过淡金色的能量丝线连接,形成一张巨大的 “能量共生网”—— 没有掠夺,没有消耗,只有能量的循环与平衡,宛如一件完美的宇宙艺术品。
“太神奇了!” 林晓的眼睛紧紧盯着探测屏幕,她从未见过如此纯粹的能量形态,“原生能量同时包含炼气、生命、空间、时间四种基础能量,却能完美融合,不会相互排斥!而且星雾团之间的能量交换,完全遵循‘需求对等’原则 —— 能量过剩的星雾团会主动输送给不足的,从不会索取回报。”
青芽的生命探测仪显示,这些星雾团虽没有意识,却有着 “自我调节” 的本能:当某团星雾的能量浓度过高时,会自动分裂出小团星雾,维持整体平衡;当能量不足时,周围的星雾团会主动伸出能量丝线,输送能量。“这是最原始、最纯粹的共生形态,没有文明的干预,没有技术的加持,完全靠宇宙自身的法则维持平衡。” 她的声音中带着敬畏。
念跃没有急于让星尘号驶入新生宇宙,而是命令小队放出 “无干扰探测器”—— 这种探测器只收集数据,不释放任何能量,避免破坏原生平衡。“我们不是来改造这里的,是来学习的。” 他看着窗外缓缓旋转的星雾团,“星海共生联盟之前的试验区,都是用我们的技术去适配其他文明,却忽略了宇宙本身的原生平衡法则。或许,这里能告诉我们,真正的共生,到底是什么。”
接下来的一周,小队全身心投入到原生能量的研究中。辰溪用时间术追踪星雾团的演化轨迹,发现它们的旋转速度会随着宇宙膨胀而调整,始终保持能量循环的稳定;崆晓分析能量丝线的空间结构,发现其遵循 “最短路径” 与 “最小消耗” 原则,能以最低成本实现能量交换;钢轮(临时加入小队协助研究)则尝试用机械技术模拟原生能量的融合模式,却发现无论如何调整参数,都无法达到原生能量的完美平衡。
“我们的技术太‘刻意’了。” 钢轮无奈地摇了摇头,“原生能量的融合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我们的技术是‘人为设计’的,始终带着‘控制’的痕迹,无法达到真正的平衡。”
就在研究取得突破时,意外突然发生 —— 一艘来自 “科技至上宇宙” 的探索舰擅自闯入新生宇宙,舰上的 “能量采集器” 直接对准了一团星雾团,开始抽取原生能量。瞬间,原本平衡的能量共生网出现波动,与被抽取星雾团相连的三团星雾开始收缩,能量丝线也变得黯淡。
“住手!你们会破坏这里的平衡!” 念跃立刻接通对方的通讯,语气中带着焦急。
科技至上宇宙的舰长却满不在乎:“原生能量如此纯粹,正好用来升级我们的战舰!你们星海共生联盟少管闲事!” 他不仅没有停止采集,反而加大了能量抽取的强度,被抽取的星雾团开始变得透明,随时可能消散。
“不能硬来!能量采集器与星雾团已形成能量连接,强行破坏会导致星雾团爆炸,波及整个能量网!” 青芽大喊道。
念跃的大脑飞速运转,突然想起原生能量的 “自我调节” 特性:“辰溪,用时间术暂停被抽取星雾团的能量流失;崆晓,构建‘临时能量通道’,将周围星雾团的能量暂时引导过来,维持它的稳定;林晓,用灵械技术模拟原生能量的波动频率,向科技舰的采集器发送‘错误信号’,让它误以为星雾团的能量已耗尽!”
指令下达的瞬间,小队成员各司其职。辰溪的时间纹章亮起,被抽取的星雾团暂时停止了透明化;崆晓构建的能量通道将周围星雾的能量引入,为其补充能量;林晓则快速编写程序,将模拟的 “能量耗尽” 信号传入科技舰的采集器。
果然,科技舰的采集器很快显示 “能量枯竭”,舰长骂骂咧咧地停止了采集,驾驶战舰离开了新生宇宙。危机解除,但被抽取的星雾团却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原本完美的能量共生网,也留下了一道淡淡的 “能量缺口”。
“这就是文明干预的代价。” 念跃看着那道缺口,心中五味杂陈,“我们总以为自己能掌控平衡,却往往在不经意间破坏它。新生宇宙的原生法则告诉我们,真正的共生,不是‘我们给予什么’,而是‘我们不破坏什么’。”
基于这次教训,念跃主导制定了《星海共生联盟原生宇宙保护公约》,明确规定:对于未形成文明的原生宇宙,联盟只能进行 “无干扰观测”,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能量采集、技术干预或文明引入;对于已形成初级文明的宇宙,联盟需先研究其原生平衡法则,再根据法则提供适配的技术支持,而非强行输出自己的模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