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种子舰” 驶入荒漠超宇宙时,舷窗外的景象只剩下无边无际的黄色 —— 漫天黄沙在狂风中飞舞,将阳光折射成浑浊的光晕,偶尔能看到几株枯槁的骆驼刺,在风沙中摇摇欲坠;远处零星分布的 “绿洲”,如同荒漠中脆弱的宝石,被黄沙紧紧包围,随时可能被吞噬。
“检测到荒漠超宇宙水资源极度匮乏:可饮用淡水资源仅占超宇宙总水量的 0.3%,90% 的绿洲存在‘地下水透支’问题,近五年已有 12 片绿洲完全消失,” 小星的检测仪屏幕上,绿洲消失的动态地图触目惊心,“荒漠族以绿洲为家,靠有限的地下水和收集的雨水生存,如今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雨水收集效率极低,很多绿洲的族人已开始被迫迁徙。”
种子舰在最大的 “绿泉绿洲” 边缘降落 —— 这里的景象比检测数据更令人揪心:绿洲中央的泉眼已变成细小的水流,周围的草地一半已沙化,露出枯黄的草根;荒漠族人身穿耐磨的粗布衣物,正用简陋的陶罐收集泉水,他们的脸上满是沙尘,眼神中带着对水源的渴望。
“外来者,你们真的能帮我们找到水吗?” 荒漠族首领 “沙老” 拄着一根用胡杨木制成的拐杖,艰难地走到舰前,他的手上布满了干裂的纹路,声音因干燥有些沙哑,“我们尝试过挖深井、修水坝,可深井越挖越深,水却越来越少;水坝刚修好,就被沙尘暴摧毁…… 我们快要守不住家园了。”
芽芽立刻从舰上搬下西谷的水资源净化设备,又取出跨谷共生藤的种子:“我们从西谷带来了能高效净化水质的技术,从裂谷超宇宙带来了能适应极端环境的共生植物 —— 这些种子能在荒漠中生长,根系能深入地下吸收地下水,枝叶还能收集空气中的水汽,转化为露水;我们还可以用蓝晶能量优化雨水收集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让绿洲的水源不再依赖单一的泉眼。”
阿木蹲下身,将感知石贴在沙化的土地上,石头表面泛起淡淡的黄色 —— 这是 “水分极度缺乏” 的信号,但他仍从微弱的能量波动中,捕捉到了地下深处的 “水脉信号”:“沙老,绿洲地下深处有一条隐藏的水脉!只是水脉被沙层堵塞,水流无法到达地表,共生植物的根系能穿透沙层,像吸管一样将水脉中的水引到地表,再通过净化设备转化为可用水源。”
小星则打开检测仪,调出绿泉绿洲的地下结构数据:“水脉位于地下 500 米处,水质清澈,水量充足,足够绿泉绿洲的族人使用十年以上!我们可以用风暴超宇宙的能量转化技术,将蓝晶能量注入共生植物的根系,帮助根系快速生长,穿透沙层到达水脉。”
沙老看着芽芽手中的种子,又看了看小星手中的设备,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我们荒漠族虽然技术落后,但有的是耐心和力气!只要你们教我们怎么种植物、怎么用设备,我们所有人都愿意帮忙!”
接下来的日子里,荒漠族全员出动,与种子使者团队一起投入到绿洲改造中。芽芽教大家如何处理种子:先将种子浸泡在净化后的泉水中,再裹上一层蓝晶粉末,提升种子的抗旱能力;阿木则带着荒漠族的年轻人,用感知石寻找水脉的垂直投影区域,标记出播种的位置;小星负责安装水资源净化设备和雨水收集系统,将设备的管道延伸到泉眼附近,同时用蓝晶能量为播种区加热,创造适合种子发芽的微环境。
在播种的第五天清晨,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袭击了绿泉绿洲 —— 狂风卷起的黄沙如同黑色的浪潮,瞬间吞噬了整个绿洲,刚播种的区域被厚厚的沙尘覆盖,部分雨水收集系统也被沙粒堵塞。
“快!用胡杨树枝搭建防风障!保护播种区和设备!” 沙老大喊着,率先冲进风沙中,荒漠族的族人也纷纷跟上,用身体护住防风障,形成一道临时的防线。芽芽、阿木和小星则快速调整设备,将蓝晶能量注入共生植物的种子,加速种子发芽;同时用净化设备的高压水枪,清理雨水收集系统中的沙粒。
就在风沙即将冲破防风障时,第一批共生植物的芽尖从沙尘中冒了出来 —— 嫩绿的芽尖带着淡淡的蓝晶光芒,根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下延伸,穿透厚厚的沙层,朝着地下的水脉生长;雨水收集系统也恢复了正常,开始高效收集空气中的水汽和沙尘中的微小水珠。
“顶住了!种子发芽了!” 荒漠族的年轻人兴奋地大喊,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随着共生植物的快速生长,局势逐渐得到控制:共生植物的根系延伸到地下水脉后,源源不断的地下水被引到地表,通过净化设备转化为清澈的饮用水和灌溉用水;枝叶收集的水汽和雨水,也通过管道汇入泉眼,让泉眼的水流重新变得充沛;小星还利用蓝晶能量,在绿洲周围搭建了一道 “风沙防护带”—— 这道带子由共生植物的枝叶和能量屏障组成,能有效阻挡沙尘暴的侵袭,为绿洲的生态修复争取更多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