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一号” 率领的探索舰队,沿多元超宇宙通道航行 24 小时后,终于抵达本次探索的终点 —— 多元超宇宙海中心枢纽区。当舰队驶出通道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成员震撼:曾经的临时枢纽平台已扩建为 “多元超宇宙共生枢纽城”,整座城市由岩晶族的岩晶结构、机械族的自动化设施、水域族的水纹生态系统、光合族的绿植覆盖层共同构建,城市中央的 “终极共生图腾柱” 高度提升至 100 公里,柱体镶嵌着 12 个超宇宙群落的本源晶,在多元超宇宙海的星光照耀下,释放出融合六大维度能量的多色光芒。
城市外围,来自双维、光合、冰原、沙漠、机械、灵能、水域、岩晶、星核等 12 个超宇宙群落的护航舰组成 “共生欢迎阵”,舰体释放的能量光带交织成 “无界共生” 的巨型图案,图案中央闪烁着所有文明的象征符号,传递着跨越维度的欢迎与认同。
“多元超宇宙共生枢纽城的建设,是所有文明协作的成果!” 早已等候在此的本源守护者(跨超宇宙共生议会特邀顾问)通过全域通讯传来声音,“岩晶族用 72 小时完成主体结构搭建,机械族同步安装自动化设备,水域族构建水纹循环系统,光合族在 24 小时内完成绿植覆盖 —— 这就是共生体系的效率与力量。”
舰队停靠在枢纽城的 “共生空港”,12 个超宇宙群落的使者共同前来迎接。双维使者的蓝紫双维光体、光合使者的翠绿藤蔓躯体、星核使者的淡蓝能量形态…… 不同形态的文明代表围绕在念跃身边,手中捧着各自的本源晶,如同捧着共同的信念。
“欢迎念跃总指挥归来!” 光合使者的叶片轻轻颤动,“你们的探索之旅,为多元超宇宙海带来了 12 个共生伙伴,也构建起覆盖六大维度的协作体系。现在,所有文明都在等待第二届多元超宇宙共生议会的召开,共同敲定终极共生网络的长效发展规划。”
第二届多元超宇宙共生议会在枢纽城的 “全域共生大厅” 举行。大厅直径 10 公里,穹顶是由星核族构建的 “实时星图投影”,能同步显示 12 个超宇宙群落的实时景象;四周的 “协作成果墙” 上,用全息影像展示着六大维度的协作突破 —— 从冰原共生宇的冰层融化,到星核共生宇的通讯修复,每一幕都印证着 “无界共生” 的实践价值。
议会的核心议题是 “终极共生网络全面落地规划”,12 个文明代表围绕三大方向展开讨论:
一、全域资源协同体系升级
星核族代表率先提出:“当前跨超宇宙资源调度仍存在‘需求响应延迟’问题,建议在中心枢纽城建立‘多元超宇宙资源交易所’,实时匹配资源供需 —— 例如,光合族的光合能量可直接通过水纹管道输送至沙漠共生宇,沙漠族的沙晶资源则通过机械运输舰运往岩晶共生宇,实现资源的即时流转。”
该提议得到热烈响应,议会最终确定:
由资源调度委员会牵头,3 个月内建成资源交易所,接入 12 个群落的资源数据库,实现 “需求发布 - 资源匹配 - 运输调度” 全流程自动化;
设立 “资源互助基金”,由各文明按资源储备比例出资,为遭遇生态或资源危机的文明提供紧急支援,基金由议会主席团监督使用;
启动 “跨超宇宙资源勘探计划”,由星尘族、机械族、岩晶族组成勘探队,在多元超宇宙海未探索区域寻找新资源点,确保资源可持续供应。
二、技术共享与创新机制完善
机械族代表提出技术保护与共享的平衡方案:“目前技术库中的‘授权技术’审核流程过长,建议将技术分为‘基础共享’‘联合研发’‘独家授权’三类 —— 基础共享技术(如生态修复、基础通讯)免费开放;联合研发技术(如双维 - 机械适配技术)由参与文明共同所有;独家授权技术(如星核粒子调控核心算法)需支付技术使用费,费用归技术所属文明所有,同时用于技术迭代。”
议会经过讨论,确定技术机制优化方向:
成立 “技术审核与创新中心”,简化授权技术审核流程,审核周期从 1 个月缩短至 7 天;
启动 “跨超宇宙联合研发计划”,首批确定 “多元超宇宙通用能源系统”“跨维度生命适配舱”“全域生态监测网络” 三个研发项目,每个项目由 3-4 个文明牵头,其他文明提供技术支持;
设立 “技术创新奖励基金”,每年评选 “共生技术创新奖”,奖励推动跨超宇宙协作的技术突破,鼓励文明间的技术交流。
三、全域危机应对体系强化
灵能族代表结合此前的危机经验,提出升级方案:“当前应急救援队的响应时间虽已缩短至 48 小时,但面对跨超宇宙的大规模危机(如混沌能量扩散)仍显不足,建议构建‘危机预警 - 快速响应 - 灾后重建’的全链条体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