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的晨光带着深秋的清冽,透过双界共生总坛的能量穹顶,在地面织成细密的光网。
总坛中央的“双界灵脉互联沙盘”正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沙盘上,代表幽冥与阳间的灵脉节点由银灰色的能量线连接,像一张巨大的蛛网覆盖在立体地形上。
每个节点都闪烁着不同的光晕:红色代表活跃,绿色代表稳定,蓝色代表待激活
——这是“双界灵脉互联计划”启动半月后的成果缩影,也是今天双界守护者联席会议的焦点。
“截至目前,双界已完成17处灵脉节点的互联对接。”
阿月站在沙盘旁,手中的能量笔在节点间划出流动的光带,
“原始灵脉的能量通过共振网输送至各节点,平均提升灵脉活性18%。但问题也随之出现——3处偏远节点出现能量过载,阳间的云雾山节点甚至引发了小规模能量风暴。”
她调出云雾山的监测画面,屏幕上的能量流像脱缰的野马,在山谷中肆虐,和平花的花瓣被能量冲击得瑟瑟发抖。
我指尖轻触沙盘上的云雾山节点,能清晰感受到能量流的滞涩与狂暴。
“是能量适配性问题。”
我沉吟道,玄猫吊坠的琥珀光在沙盘上泛起涟漪,
“原始能量过于强劲,偏远节点的旧有灵脉网络无法承载,就像用大河灌溉小溪,反而会冲垮河道。”
周围的守护者们纷纷点头,雾隐泽的女守护者皱着眉:
“我们雾隐泽的节点也有类似情况,能量流到半路就会‘迷路’,在沼泽里形成能量漩涡。”
小星抱着她的“共生问题手册”快步走来,手册上贴满了各节点的能量异常报告,边缘的纸页已被反复翻阅得卷起:
“学员们在实践课上发现,不同节点的灵脉有‘性格’!”
她指着手册上的笔记,“风沙区的灵脉喜欢‘粗犷’的能量流,像奔腾的河流;雾隐泽的则喜欢‘轻柔’的,像飘洒的细雨。
原始能量是‘大河’,得根据节点性格修‘水渠’才行!”她的比喻生动又贴切,让严肃的会议气氛轻松了许多。
林墨的传讯带着阳间的雨声传来:
“云雾山的能量风暴还在持续!孩子们用和平花的降温能量暂时压制,但治标不治本。”
屏幕上,孩子们举着和平花围成圈,花瓣的能量形成淡蓝色的防护盾,却在狂暴的能量冲击下摇摇欲坠,
“清风道长说需要‘能量转换器’,能根据节点特性调节原始能量的输出频率。”
“让共生学院的学员们参与设计!”
我当即决定,目光扫过在场的年轻守护者,
“他们在原始灵脉觉醒中积累了丰富的适配经验,最了解不同节点的‘性格’。”
阿尘、小禾和双胞胎姐妹立刻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这是他们首次参与双界级别的能量方案设计,意义非凡。
会议结束后,共生学院的“能量适配工坊”立刻忙碌起来。
工坊内摆满了各节点的灵脉样本、能量图谱和微型测试装置,学员们分成小组,围绕不同节点的问题展开讨论。
阿尘组负责风沙区与云雾山,小禾组专攻雾隐泽与阳间情绪花园,双胞胎姐妹则整理双界节点的共性数据,寻找通用规律。
“云雾山的灵脉土壤偏酸性,原始能量的碱性太强,才会引发排斥!”
阿尘将云雾山的土壤样本与能量检测仪连接,屏幕上立刻跳出酸碱反应的红色警报,
“就像用醋浇喜欢碱性土的花,肯定长不好!”
他翻出原始能量的成分分析报告,手指在屏幕上快速计算,
“我们需要在转换器里加入‘中和符阵’,用平衡能晶调节酸碱度!”
小禾正对着雾隐泽的能量漩涡视频反复观察,光脉蝶停在她的能量图谱上,翅膀的光斑在漩涡对应的频率处闪烁:
“雾隐泽的问题是能量‘黏滞’!”
她突然恍然大悟,指着图谱上的波峰,
“沼泽的湿气让能量流变慢,堆积成漩涡。光脉蝶的翅膀频率能‘打散’黏滞能量,我们可以在转换器里加入蝶翅共振符!”
她立刻画下符阵草图,蝶翅形状的符纹中间镶嵌着平衡能晶,巧妙又灵动。
双胞胎姐妹在数据海洋中找到了关键规律:
所有能量过载的节点都缺乏“缓冲带”——即能自然吸收多余能量的灵脉草群落。
“就像河流需要湿地缓冲洪水,灵脉节点也需要‘能量湿地’!”
姐姐在全息地图上标记出缓冲带的理想位置,妹妹则调出适合种植的灵草名单,
“耐能草、缓冲花、调谐藤……这些品种能形成能量缓冲群落,比符阵更自然长效!”
小星在各组间穿梭指导,时而蹲在阿尘的测试装置旁调整符阵角度,时而帮小禾记录蝶翅共振的最佳频率,她的护心镜投射出实时能量模拟图,让抽象的方案变得直观可感。
“记住,最好的转换器是‘顺势而为’,不是强行改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