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律司的晨光带着灵树的花香漫过演武场时,我正站在高台上,看着守印学堂的学员们演练“灵脉枪法”。
这支改编自镇魂枪技法的枪法,将灵脉之力融入枪招,枪尖划过空气时会带出淡金色的光轨,在晨雾中织成一张流动的光网。
林墨站在学员队列前,右臂的伤疤在晨光下泛着浅白,他手持木枪示范着“拨云式”,枪杆转动的弧度精准得如同量过,三年的教学让他的动作里多了几分宗师的沉稳。
“注意枪尖的灵脉引导,”
林墨的声音在演武场上回荡,
“不是用蛮力刺出,是让灵脉顺着枪杆‘流’出去,这样才能刺穿影煞的黑雾。”
他目光扫过队列,在阿明身上顿了顿,
“阿明,你的枪尖歪了半寸,灵脉光轨都散了,晚上加练半个时辰。”
阿明的脸瞬间红到耳根,握着木枪的手紧了紧,枪尖的光轨果然稳了些。
这孩子三年前还是个连符纸都握不稳的新兵,如今已能熟练运用灵脉枪法,枪杆上的灵脉护符亮得比谁都坚定。
站在他身边的阿月则显得从容许多,她的枪法虽力道稍弱,却胜在精准,灵脉光轨如丝线般细腻,总能避开影煞的黑雾核心——这是她研究出的“巧劲诀”,在去年的阳间巡查中救过三名队友。
我走下高台,桃木剑在指尖轻转,剑身在晨光下泛着冷光。
“今天的实战演练,用‘模拟影煞’。”
我指了指演武场东侧的石傀儡,傀儡表面覆盖着用黑雾仿制的“影层”,是崔判官用幽冥黑石特制的训练道具,
“三人一组,既要破影层,又要保护灵脉节点模型,限时一炷香。”
学员们立刻分组行动,阿明、阿月和小阴兵组成的“青锋组”第一个冲上阵。
阿明的木枪直刺傀儡胸口,灵脉光轨凝聚成尖刺,却在接触影层时散了大半;阿月立刻绕到傀儡侧面,符纸洒出的灵脉光网缠住傀儡四肢;小阴兵则趁机将“灵脉节点模型”护在身后,桃木剑划出红光加固防御——这套配合他们练了不下百次,动作虽仍有生涩,却已初具章法。
“不错,”
我轻声对身边的林墨说,
“比上个月快了三息,灵脉配合也更默契了。”
林墨笑着点头,眼里的欣慰比晨光还亮:
“再过两年,他们就能独当一面了。崔判官说,等这批学员出师,守印学堂就要扩招到百人,把阴阳两界的每个节点都配上‘灵脉卫士’。”
正说着,演武场边缘的测灵盘突然亮起淡黄色的光芒,这是“灵脉异动”的警报,级别不高却足以引起警惕。
负责看管测灵盘的老阴兵匆匆跑来,手里捧着记录册:
“谢大人,林副使,阳间‘望月崖’的灵脉节点波动异常,测灵盘显示有微弱的影煞气息,但辨灵阵没有报警,像是……影煞在‘潜伏’。”
我的心微微一沉。望月崖是阳间灵脉流向锁龙塔的关键节点,去年刚完成淬灵和辨灵阵加固,按说影煞绝不可能潜伏。
“是新型影煞?”
我握紧桃木剑,剑身在感受到灵脉异动时微微震颤,
“林墨,带青锋组跟我去看看,其他人继续训练,由崔判官代管。”
林墨立刻召集阿明、阿月和小阴兵,短刀在指尖转了半圈:
“带好灵泉玉液和破影符,这次是实战,别紧张。”
阿明用力点头,木枪换成了真正的镇魂枪,枪杆上的“守”字在晨光下泛着微光;阿月则将符纸袋系在腰间,桃木剑鞘上别着新画的“探影符”——这是她昨夜熬了半宿画的,能探测潜伏的影煞气息。
穿过轮回镜抵达阳间望月崖时,正是午后。
秋日的阳光透过枫叶洒下,将崖边的辨灵阵光纹染成暖红色,蓝紫色的淬灵灵脉在光纹中缓缓流淌,一切看起来平静无波。崖下的锁龙塔隐约可见,塔顶的铃铛在风中轻响,带着灵脉的清越声。
“测灵盘没骗我们,”
林墨蹲在崖边,指尖抚过辨灵阵的光纹,
“你看这里的光纹比别处淡,像是被什么东西吸走了灵脉,只是手法很隐蔽,没触发警报。”
他从怀里掏出“寻影镜”,镜面映出的崖壁上,果然有一片淡黑色的区域,与周围的枫叶颜色几乎融为一体——影煞就藏在那里!
阿月立刻掏出探影符,符纸在空中散开,红光落在淡黑区域,那里瞬间浮现出数十只细小的影煞,它们像贴在崖壁上的黑苔藓,正用极细的触须吸食灵脉光纹,动作轻得几乎没有气息。
“是‘寄生影煞’!”阿月的声音带着惊讶,
“《邪祟录》里记载过,这种影煞能伪装成环境色,专门潜伏吸食灵脉,不会主动攻击,所以辨灵阵没报警!”
我的心沉了下去。影主竟培养出这种“潜伏者”,显然是想长期侵蚀灵脉节点,等节点虚弱后再发动总攻。
“不能让它们继续吸食,”
我握紧镇魂枪,枪身的金光在阳光下亮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