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5章:淬火·为己为人的新生
(陈国荣视角 - 安全屋内)
陈国荣盯着白板上新贴上的几张模糊的物业照片,
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几个可能的“LOFT”特征点。
老伙计的效率很高,但排查需要时间。
他刚放下标记笔,口袋里的另一部加密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守在医院的便衣发来的简短汇报:
【目标(凌薇)情绪稳定,
在病房内休息,
偶有书写动作,
无异常接触。】
(陈国荣 OS:
书写?她在写什么?
是……在尝试沟通吗?
还是……)
他的心猛地一紧,既希望是前者,又恐惧这微小的动作会被监控后的眼睛过度解读。
他不能贸然联系她,任何非常规的接触都可能将她置于更危险的境地。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注意力转回白板。
他拿起笔,在“LOFT”旁边重重写下了“怀表”二字,画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陈国荣 OS:
软软,坚持住。
舅舅很快,很快就来。)
---
(阮糯视角 - 病房内)
“不要心软。”
我在心里对自己重复着这句话,像念诵一句能赐予我力量的咒语。
为了舅舅,
为了他眼底那沉重的、几乎要将他压垮的悲伤;
也为了那些我未曾谋面,
却可能因关祖的疯狂而失去一切的无辜之人。
那股因回忆起格斗画面而产生的微弱热流,还在体内隐隐流动。
它很陌生,却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我悄悄掀开被子一角,目光落在自己的双手上。
这双手,曾经只会弹琴、画画,被阿祖握在掌心把玩。
而现在,它们骨节分明,蕴含着力量。
我尝试着,模仿记忆碎片中凌薇握拳的姿态——
拇指压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手腕微沉,肩膀放松。
(阮糯 OS:是这样吗?)
很别扭。
我的大脑意识在抗议这种不熟悉的发力方式。
但我没有放弃。
一次,两次……
我反复回忆那个画面,调整着角度。
---
(郑小锋视角 - 病房外)
郑小锋透过门上的玻璃窗,看到病床上的“凌薇”似乎睡得很不安稳,手臂在被子下微微动着。
(郑小锋 OS:凌姐是不是做噩梦了?)
他有些担心,但想起陈Sir离开时那冷硬的命令,还是按捺住了进去查看的冲动。
只是,他觉得今天的“凌姐”有些奇怪,具体哪里怪,又说不上来。
---
(陈国荣视角 - 安全屋内)
陈国荣接通了一个新来电,是他托关系找的一位痕迹学专家。
“阿荣,你给的那个地址,
我们远程分析了公开的卫星图和建筑资料,
有几个点很可疑。
其中一个顶层单元,窗帘常年紧闭,
且能源消耗模式异于常驻住宅,
更符合……某种工作室或者安全屋的特征。”
对方顿了顿,
“但这些都是间接证据,
无法申请搜查令。”
(陈国荣 OS:顶层LOFT……
关祖,你果然在那里!)
他感到血液在加速流动,那是猎手终于嗅到猎物确切踪迹时的兴奋。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焦虑——
如何突破那里森严的安保,如何确保软软的绝对安全?
他看了一眼时间,压下立刻带人冲过去的冲动。
(陈国荣 OS:不行,
必须万无一失。
软软等不起任何失误。)
---
(阮糯视角 - 病房内)
练习了一会儿,手臂传来酸胀感。
我停下来,喘息着。
(阮糯 OS:不行,
这样太慢了……
而且动静太大。)
我需要更隐蔽、更有效的方法。
我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支笔上。
一个想法跃入脑海——写字。
不是传递信息的那种,而是真正的、大量的书写。
凌薇作为警察,必然有大量书写报告、分析案情的经历。
这或许是唤醒她身体本能最隐蔽、最不引人怀疑的方式!
我再次拿起笔和那张记录单,翻到空白的一面。
我没有写具体的案件,而是开始抄写墙上贴着的《住院须知》。
我的目标不是内容,而是过程——
感受握笔的力度,控制笔画的走向,
模仿凌薇那份干净利落、带着笔锋的字迹。
起初,我的字依旧带着阮糯的圆润和些许稚气。
但我强迫自己慢下来,
去“感受”笔尖在纸上的摩擦,
去“回忆”凌薇翻阅卷宗时,
那快速书写的飒爽姿态。
一遍,两遍……
渐渐地,我感觉到一种奇异的“惯性”。
手腕似乎找到了某种记忆中的节奏,笔画开始变得干脆,少了几分犹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