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朱雀大街上,往日的热闹中多了几分异样的喧嚣。一队身着奇装异服的人马正缓缓前行,为首的几人身材矮小,最高者也不过五尺,脸上涂着厚重的白粉,发髻梳得歪歪扭扭,与街上高壮的汉人形成鲜明对比 —— 这正是倭国派来的遣唐使团。
百姓们围在街道两侧,指指点点,笑声此起彼伏:“你看这些人,长得跟猴子似的,还穿着这么古怪的衣服!”
“听说他们是从海外的倭国来的,想来求娶咱们大唐的公主呢!就这模样,也配得上公主殿下?”
“依我看,他们怕是连咱们大唐的普通女子都配不上!”
倭国使者们听到这些嘲笑,头埋得更低,脸颊涨得通红,却不敢反驳 —— 在长安百姓高壮的身形与轻蔑的目光中,他们只觉得自惭形秽,仿佛真的成了众人眼中的 “蛮夷”。使团中的几名女子,却与使者们的窘迫不同,她们睁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长安城的繁华 —— 高大的城楼、整齐的店铺、往来的车马,还有街上那些身形挺拔、面容英武的汉人男子,眼中渐渐泛起光芒。
其中两名女子,容貌格外清秀,肌肤白皙,眉眼间带着几分楚楚可怜的风情。她们正是当年在安东伺候裴安的倭女,被倭人称为 “悠亚” 与 “美咲”。看着眼前的景象,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与裴安在一起的日子 —— 那时,裴安虽对她们算不上温柔,却也从未让她们受辱,更不会像现在这样,将她们当作工具,用色相去换取利益。
自从裴安离开安东后,她们便再次落入倭人手中。为了与百济、高句丽的残余势力达成交易,倭人强迫她们侍奉那些粗鄙的将领,稍有不从,便是打骂相加。她们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日夜盼着能再次见到裴安,逃离这地狱般的生活。如今来到长安,听说裴安已恢复官职,两人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 不知道裴安是否还会记得她们,是否愿意再次收留她们。
倭国使团很快抵达驿馆,稍作休整后,便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前往太极宫朝见李世民。太极殿内,气氛庄严肃穆。倭国使者首领双手捧着国书,躬身行礼,用生硬的汉话说道:“外臣代表倭国天皇,拜见大唐皇帝陛下!愿大唐与倭国永结友好,世代通婚!外臣恳请陛下,将永嘉公主赐婚于倭国太子,以巩固两国邦交!”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下方矮小的倭国使者,眼中满是不屑。他拿起国书,随意翻看了几页,淡淡说道:“倭国与大唐相隔万里,风俗各异,永嘉公主已心有所属,不便远嫁。和亲之事,朕不能应允。”
倭国使者没想到李世民会如此干脆地拒绝,连忙说道:“陛下!大唐乃天朝上国,素来厚待藩国。若是陛下拒绝和亲,岂不是显得大唐薄待倭国,有失礼仪?还请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以御史大夫韦挺为首的文臣,纷纷上前劝谏:“陛下,倭使所言有理。我大唐以礼仪治国,若是因和亲之事与倭国交恶,恐会被周边藩国耻笑,有损我大唐天朝上国的威严。”
“是啊,陛下!不如暂且答应倭国的请求,待日后再从长计议。”
而以李绩为首的武将,则对此嗤之以鼻。李绩上前一步,大声说道:“陛下!倭国不过是弹丸小国,蛮夷之邦,也敢妄求大唐公主?若是答应他们的请求,不仅会委屈永嘉公主,更会让天下人笑话我大唐无人!臣坚决反对和亲!”
“臣附议!” 几名武将纷纷附和,“倭人狼子野心,今日求娶公主,明日说不定就会觊觎我大唐疆土。陛下万万不可应允!”
双方争论不休,太极殿内吵得不可开交。李世民皱着眉头,一时难以决断 —— 文臣所言虽有道理,却过于迂腐;武将所言虽解气,却恐真的引发邦交纠纷。
就在这时,倭国使者中突然走出一人,躬身说道:“陛下,外臣听闻,大唐有一位名叫裴安的将军,曾在安东大败我倭国水师,我等对其钦佩不已。如今裴将军已恢复左金吾卫将军之职,不知可否让裴将军上朝,我等愿当面向裴将军表达敬意?”
李世民心中一动,随即下令:“传裴安上朝!”
很快,裴安身着一身铠甲,大步走进太极殿。他身姿挺拔,面容刚毅,与矮小的倭国使者形成鲜明对比。倭国使者们看到裴安,眼中满是敬畏 —— 当年在安东,裴安率领的唐军如猛虎下山,将倭国水师打得落花流水,那惨烈的景象,他们至今记忆犹新。
“臣裴安,参见陛下!” 裴安躬身行礼,声音洪亮。
“裴安,倭使想要见你,还说对你钦佩不已。” 李世民笑着说道,“你且说说,对于倭国求亲之事,你有何看法?”
裴安抬起头,目光扫过倭国使者,语气坚定:“陛下,臣坚决反对和亲!我大唐乃天朝上国,公主金枝玉叶,岂能下嫁倭国蛮夷?倭使口口声声说我大唐薄待藩国,有失礼仪,可他们却忘了,礼仪是用来约束本国人的,不是用来让蛮夷要挟天朝上国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