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秋意渐浓,太极殿外的梧桐叶被秋风染成金黄,一片片飘落,如同王朝盛景下悄然滋生的阴霾。裴安坐在侯府的书房内,手中捧着一卷《论语》,目光却有些涣散 —— 自上次与永嘉、高阳厘清关系后,他便一心想过安稳日子,每日陪伴阿雅,处理侯府琐事,可长安城内的风波,却始终绕不开他。
“侯爷,宫里来人了,说是陛下有旨意。” 管家匆匆走进书房,躬身禀报。
裴安心中一紧,连忙放下书卷,整理好衣衫,随着内侍前往皇宫。抵达太极殿时,李世民正坐在龙椅上,脸色比上月更加苍白,精神也愈发萎靡。殿内还站着几位大臣,神色肃穆,似乎在商议重要之事。
“臣裴安,参见陛下。” 裴安跪倒在地,行完大礼后,静静等候李世民开口。
李世民摆了摆手,声音虚弱:“裴安,起来吧。朕今日召你前来,是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 —— 朕已决定,正式赐婚于你与永嘉,婚期定在年末。你与永嘉情投意合,此次成婚,也算了却朕的一桩心事。”
裴安心中五味杂陈 —— 他知道,这桩婚事早已无法避免,却仍有些愧疚,心中对阿雅满是歉意。“臣谢陛下恩典。” 他躬身应道,声音有些低沉。
李世民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殿外,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片刻后,他叹了口气,对旁边的内侍说道:“传朕旨意,将高阳公主赐婚给太原王氏嫡长子王承宗,择日完婚。”
裴安心中一震 —— 太原王氏是关东世家的领袖,势力庞大,李世民将高阳赐婚给王承宗,显然是想通过联姻拉拢世家,稳固太子李治的地位。可他也知道,高阳的性格张扬,又曾与辩机和尚有过一段往事,太原王氏未必愿意接受这桩婚事。
果然,不出裴安所料,三日后,太原王氏便派人进宫,递上了一封奏折,明确表示 “拒绝赐婚”。奏折中写道:“高阳公主性情乖张,与多人有染,恐污我王氏门楣。臣听闻公主曾与辩机和尚共处一室,此等不洁之事,若传入市井,必遭天下人耻笑。臣虽感念陛下恩宠,却不敢娶公主为妻,还请陛下收回旨意。”
这封奏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长安城内,瞬间激起千层浪。李世民收到奏折后,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他猛地将奏折摔在地上,怒吼道:“王氏欺人太甚!朕乃大唐天子,赐婚于他,是给他面子,他竟敢如此羞辱朕的女儿!”
他本就身体虚弱,情绪激动之下,突然捂住胸口,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溅在龙袍上,格外刺眼。“陛下!” 内侍们连忙上前搀扶,太医也匆匆赶来,为李世民诊治。
经过太医的紧急救治,李世民的病情才稍稍稳定下来,却也彻底卧床不起。而太原王氏拒婚之事,也很快传遍了长安 —— 百姓们纷纷议论,说 “高阳公主不洁”“皇室公主生活糜烂”,甚至有人传出 “所有公主都是水性杨花之人” 的谣言。
世家们更是以此为借口,对皇室避之不及。那些已经娶了公主的世家子弟,纷纷被家中长辈训斥,要求 “严格管束公主,让她严守妇德,不得再做出有辱门楣之事”;而尚未娶妻的世家子弟,更是对 “娶公主” 之事避之唯恐不及,甚至有人公开表示 “宁娶平民之女,不娶皇室公主”。
裴安在侯府中听到这些消息,心中满是担忧 —— 高阳本就心高气傲,如今被太原王氏当众羞辱,又遭天下人耻笑,恐怕会做出极端之事。他本想立即前往高阳公主府,安慰一下高阳,可转念一想,此时候高阳必定情绪激动,心中充满怨恨,自己前去,不仅无法安慰她,反而可能让她更加愤怒。“还是等一段时间,等她情绪平复一些再说吧。” 他暗暗想道,决定暂时按兵不动。
而此时的高阳公主府,早已乱成一团。高阳得知太原王氏拒婚,还在奏折中揭露她与辩机和尚的往事,气得砸碎了府中的所有瓷器,口中不停地咒骂:“王承宗!太原王氏!你们竟敢如此羞辱我!我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
她不顾侍女的阻拦,疯了一般冲出府门,直奔皇宫而去。抵达李世民的寝宫时,李世民刚刚醒来,正躺在病床上休息。看到高阳,他皱了皱眉,虚弱地说道:“你怎么来了?朕不是让你在府中待着吗?”
“父皇!” 高阳跪倒在床边,泪水直流,“太原王氏欺人太甚!他们不仅拒绝赐婚,还当众羞辱我,说我不洁!父皇,您快下旨,杀了王承宗,灭了太原王氏,为儿臣报仇!”
李世民闭了闭眼,心中满是无奈与疲惫。他知道,太原王氏势力庞大,若是强行打压,必定会引起所有世家的不满,甚至可能引发叛乱。“此事休要再提!” 他声音严厉,“王氏乃关东世家领袖,不可轻动。你回去吧,好好在府中待着,不要再惹是生非。”
“父皇!” 高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竟然不帮我?我是您的女儿啊!您看着我被人羞辱,却不管不顾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