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子被他爹——爱的教育,撵出了家门,没一会儿就溜达到了赵大宝家,揉着可能并不存在的伤处,脸上却还是那副嘚瑟劲儿。
刚进院,就看见大迷糊也领着小月月来了。
大迷糊还没来得及正式介绍小月月,三丫就眼睛一亮,冲上来拉住了小月月的手。
这个白白净净、穿着漂亮小棉袄的瓷娃娃,可比自己那个整天拖着鼻涕的弟弟小四好玩多了!
二梅也笑着加入,很快小姑娘们就叽叽喳喳说到了一起。
小四一看自己被“孤立”了,不干了,硬要往姐姐堆里挤,场面顿时更加热闹欢腾。
另一边,赵大宝则带着华子和大迷糊蹲在墙角,查看刚刚从屋里搬出来的蔬菜苗。
几天不见,苗苗们竟然已经长到一根手指那么高了,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
“石头,咱这才走了几天?这玩意儿吃啥了长这么快?”华子惊讶地咋舌。
“说明咱们的科学种田路子对了!这就是希望啊!”赵大宝得意地拍拍手上的土。
“那咱啥时候能卖钱?”大迷糊更关心实际问题,仿佛已经看到了绿油油的钞票。
“卖菜的事不急,再等等,让苗苗再长长。过两天我再去探探行情。”
赵大宝摆摆手,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哥几个,眼下有一件比卖菜苗更重要、更紧迫的大事要办!”
“啥事?”华子和大迷糊异口同声地问。
赵大宝看着两人迫切的眼神,坏笑一下,压低声音吐出两个字:“分——钱!”
“噢!”
华子和大迷糊顿时激动得低吼一声,眼睛唰地亮了。
又有钱分了!
尤其是华子,心里暗下决心:这次说啥也得藏严实了,绝不能再被他那个“嗅觉灵敏”的老姐发现!
赵大宝先把卖干货的三十三块钱拿出来,递给大迷糊:“大迷糊,这是你家干货的钱,收好。”
接着,他又拿出卖鱼的钱,一共八十七块,三人平分,每人正好二十九块。
“数数,每人二十九,拿好了!”
这钱可真不少了!又比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还高!
大迷糊手里攥着干货钱加上卖鱼分到的钱,总共六十二块巨款,感觉心跳得像揣了只兔子,扑通扑通的。这才几天工夫啊?简直像做梦一样!
又玩闹了一阵,天色渐晚,大家便各回各家。
晚饭后,大迷糊家。
大迷糊把今天分到的所有钱,一股脑儿全都塞给了母亲郑玉琴,然后说了两句,就像完成了什么重大使命一样,打着哈欠睡觉去了。
郑玉琴接过儿子递过来那厚厚一沓零整不一的钱,吓了一跳,粗略一数,竟然有六十多块!
她一下子有点懵,心跳都漏了一拍。
这时,孙奶奶颤巍巍地从炕琴里拿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整整齐齐的三十块钱——卖煤的二十块和卖冰灯的十块。
“玉琴啊,这个,也是你儿子最近跟着石头那孩子一起捣鼓赚来的,放我这儿有些日子了。你一起收着,好好攒起来,将来给大迷糊娶媳妇用。”
郑玉琴看着婆婆又拿出来的三十块钱,彻底愣住了,感觉脑子有点转不过弯:“不是……娘,我这……我刚接过大迷糊给的六十多,我这还没缓过神了,这怎么还有啊?这…这加起来都快赶上孩他爹在林场干小半年的了!他们几个孩子……这到底是干啥了?”
她感觉像被一个大馅饼接连砸中了两次,有点晕乎乎的。
“哎,这事啊,说来话长,还得从他们仨小子一起去林场前说起……”孙奶奶叹了口气,语气里却带着欣慰和一丝不可思议。
这一晚,婆媳俩靠在炕上,信息互通,聊了很久。
孙奶奶将从大迷糊和赵大宝那儿听来的、关于卖煤、卖冰灯、做蜂窝煤......细细地说给儿媳听。
郑玉琴也把林场的见闻和丈夫的际遇说了出来。
两人越聊越震惊,越聊越觉得难以置信。
家里因为石头,丈夫立了功,后面还有奖励;儿子跟着他,不声不响就赚了这么多钱;连小女儿都因为他认了位有本事的干亲……
最后,婆媳俩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感激。
孙奶奶紧紧握住儿媳的手,郑重地嘱咐:“玉琴啊,石头这孩子,从小就和大迷糊玩的好,可以说和咱自己家孩子无二,也是咱家的大恩人……以后啊,咱得和赵家好好处,真心换真心。但是,这些事,出去一个字都不能跟外人说,全都得烂在肚子里!知道吗?”
“嗯,娘,我晓得了,你放心。”郑玉琴重重地点头。
这一夜,郑玉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这几天发生的巨大变化和那沉甸甸的九十多块钱。
这一切都像一场不可思议的梦,直到天快蒙蒙亮,她才怀着复杂激动的心情,迷迷糊糊地睡着。
第二天一早,赵大宝惦记着师傅,溜达着就去了铁腿陈家。
“师傅!师傅!”人还没进院,声音就先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