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宝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精准地从大妈们七嘴八舌的闲聊中捕捉关键信息。
当话题转到新来的街道吕主任时,他立刻竖起了耳朵,这可是个需要重点了解的人物!
赵大宝顺手给张婶递了把瓜子,装作不经意地问:说起吕主任,我那天去街道办好像瞅见了,看着挺严肃的,咋样啊这位新领导?
张婶接过瓜子,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哎呦喂,可别提了!这位吕主任啊,听吴翠花那大嘴巴说以前是区里坐办公室的。现在这冷不丁被派到咱们街道,肯定觉得是被发配了,这会看谁都不顺眼,整天板着个脸,像谁都欠她钱似的!说不定心里憋着气呢!
可不是嘛
李奶奶凑近些,补充道,她刚来那天,正好在巷口碰上吴翠花和王桂兰。这俩人多精啊,一看是新主任,立马凑上去装热心群众,帮着指路搬东西,嘴那叫一个甜,我听的都浑身起鸡皮疙瘩,这么多年的街坊邻居,谁不知道谁,装什么聊斋了......
王大妈撇撇嘴,接过话头:吕主任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看她们这么,还真以为遇到好人了。结果倒好,这俩长舌妇仗着给主任带过路,现在天天往街道办跑,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赵大宝心里冷笑:果然如此,他就猜是吴翠花和王桂兰主动贴上去的。
最可气的是,她刚来那会儿,街道办原来的韩主任已经调走了,连个交接的人都没有。她各项工作不熟悉,结果啊,就让吴翠花和王桂兰那两个搅屎棍钻了空子。你们是没看见,她俩凑上去,端茶倒水,那个殷勤劲儿哦!嘴里还叭叭地说什么‘我们最熟悉街坊情况’、‘有啥事您尽管吩咐’。这不是胡说八道嘛......
“可不是嘛!”
另一位大妈撇撇嘴,“吕主任初来乍到,正需要用人,看她们这么‘热心’,可不就顺手用上了呗,现在天天吆五喝六的。吴翠花那张破嘴,没少在吕主任面前搬弄是非,尤其是……”
张婶愤愤不平地拍了下大腿,接过话,尤其是关于你们老赵家,我昨天还隐约听到她在吕主任耳边说什么你家突然又是买缝纫机又是买自行车,钱来得不明不白......
赵大宝眼神一凝:果然在背后使坏!
华子和自己说过,买自行车回来,这两人在街道上诋毁自己家钱来得不明不白,被华子怼了,没想到这会街道上不说了,又跑领导跟前上眼药。
同时心里顿时豁然开朗,原来根子在这儿呢。怪不得那天吕主任一看到他家的地址和名字,态度就急转直下。
吴翠花和王桂兰这两个长舌妇,果然是罪魁祸首!
“嗨,嫉妒使人面目全非啊......我也想给我家添一辆自行车啊,可惜那车是我小叔的.....要不是小叔年龄大了,想讨个媳妇,谁家舍得买自行车这大件啊......”
赵大宝感叹一句,半真半假,毕竟自己岁数小,说话可信度还是比吴翠花她们高的。也让这些人帮忙宣传一波,不能让那两人左右了流言蜚语。
随即又好奇地问,“那咱们街道办原来的那些老人呢?就看着她们俩在领导面前这么胡说八道?”
“呵呵...谁愿意触那个霉头?”
张婶叹了口气,“吕主任整天冷着个脸,办公室那些老人一个个躲都来不及,哪还敢往前凑?结果好了,吕主任能听到的‘民情’,全是吴翠花和王桂兰编排的那点东西!”
李奶奶左右看看,声音压得更低:不过啊,我听说吕主任这两天脸色也不太好。好像是她想查之前的账目,结果发现韩主任调走得急,很多手续都没和下面交接清楚。现在她想立威都没处下手,正窝火呢!
这些信息看似琐碎,但对赵大宝来说却极为有用。
他可不想天天被一个街道办的领导盯着或者使绊子,不然自己家吃点好的都不行。
赵大宝正从大妈们那里套取“情报”套得起劲,远远地就瞧见自家院门口,老娘陈淑贞正站在那里,伸着脖子朝外张望,那架势,活像一只在巢边等待雏鸟归来的老燕子。
赵大宝暗道不好,聊得太投入,忘了时间!
他赶紧把手里的瓜子塞回张婶手里,噌地站起身,脸上堆起最乖巧的笑容,一溜小跑朝着家的方向冲去。
“娘!我回来了!”人还没到跟前,声音先到了。
陈淑贞看着跑得有点喘的儿子,“给你小叔送到厂里了?一切都顺利?”
“嗯嗯!顺利得很!”
赵大宝忙不迭地点头,“我亲眼看着小叔进的厂里,保卫科科长亲自在门口接的他,保卫科的其他同志们都可热情了!”
“那就好”
陈淑贞脸色稍霁,但随即又狐疑地打量着他,“那你怎么去了这么久?从咱家到轧钢厂,就算走着去,来回加上说话,这工夫也早该到了。你又野哪儿去了?”
赵大宝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实话实说:“哦,没去哪儿啊。回来路过巷口,看张婶李奶奶她们在那儿聊天,我就过去坐了会儿,聊了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