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宝听着,忍不住笑了出来,这老头是馋酒啊。
屋里恢复了温馨,而此刻晒谷场那边,气氛更是达到了**。
老杆子站在大锅前,敲着碗边让众人安静,大声喊道:“乡亲们!静一静!今天这肉,是十三叔、十三婶一家心善,惦记着咱们老少爷们肚子里没油水,特意从牙缝里省出来给咱们的。这份情,咱们得记着,往后谁要是敢在背后嚼十三叔家半句舌根,我老杆子第一个不答应!”
“对!不答应!”底下村民齐声响应,声音震天。
“谢谢十三叔!”
“十三爷公菩萨心肠啊!”
感激的喊声此起彼伏。
唯独二叔,蹲在角落埋头猛吃,仿佛周围的喧闹都与他无关。二婶看着他那样,无奈地摇摇头,悄悄把自己碗里的肉又多拨了些到几个孩子的碗里。
吃完饭,先前打到豺狼的兴奋劲儿过去了,小叔整个人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赵大宝拉着他来到院角的窝棚下,翻看着堆放的木材:“小叔,家里有工具没?找出来,我给鸡圈重新打个结实笼子。”
奶奶家这鸡窝搭得实在简陋,风雪一大恐怕就得塌。反正下雪天也干不了别的,闲着也是闲着。
“这不挺好的吗?鸡待的地方,要那么好干啥?”小叔提不起一点兴致,嘟囔着。
“你这想法鸡知道吗?小心它们哪天嫌冷,直接跳你床上当窝。”赵大宝打趣道。
两人闹了一会儿,虽然不情愿,小叔还是翻出些工具,哐当一声扔到赵大宝脚边,自己则蹲到一旁,望着远处白茫茫的山野发呆。
赵大宝没再多说,拿起工具就叮叮当当地干了起来。
屋里,老两口透过窗户望着他们。
奶奶叹了口气:“哎,准是在卫屠夫家又碰钉子了。”
“碰钉子也是自找的!”
爷爷哼了一声,“两个年轻人自己乐意顶什么用?她爹不同意能有啥办法?人家就那么一个闺女,能不宝贝吗?我听说,卫屠夫已经托媒人给他姑娘说亲了!”
“哎,这叫什么事……咱家老疙瘩哪点差了?他卫屠夫怎么就瞧不上?”奶奶有些不服气。
“还能为啥?人家是公社的,还是操刀的屠夫,家里从来不缺油水。你再看看你儿子——一个村里的,地不好好种,整天就知道往山里钻。光长得俊有啥用?人家姑娘嫁过来,跟着他吃了上顿没下顿?这叫门不当户不对!”
屋里一时沉默下来。
屋外,赵大宝忙着处理木材,小叔一点没有要帮忙的意思。
“小叔,啥事愁成这样?说出来让我乐呵乐呵。”赵大宝故意逗他。
“滚蛋!”小叔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你看你,就比我大七岁,怎么老气横秋的?一点年轻人该有的朝气都没有。”
“石头啊,你是遇上个好爹,能吃上商品粮。”
小叔摇头苦笑,“这村里……吃人啊。”
是啊,为了一口吃的,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可到头来还是饿肚子。要不是还有点打猎的本事,一家老小恐怕早就饿死了。
小叔何尝不想挣脱这土地的束缚?
“小叔,先不说这个。你给我讲讲,你和卫屠夫家姑娘到底咋样了?”赵大宝转移了话题。
“有啥好讲的?你个小屁孩懂什么!”小叔嘟囔着。
“我怎么不懂?不懂还能给你介绍对象啊?”
“狗嘴吐不出象牙……”小叔嘴上这么说,语气却明显软了下来。
在赵大宝的软磨硬泡下,小叔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他和卫屠夫家的卫桂芬是在公社集市上认识的。那时小叔打了头野猪,扛到集市上卖,正好遇见帮父亲看摊的桂芬。
“那时她扎着两条大辫子,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
小叔说着,脸上不自觉地浮起笑容,“她爹忙着割肉,她就帮忙收钱算账。看我那头野猪不小,一时半会儿卖不完,就让我把肉放她家摊子旁边,还帮我招呼客人。”
一来二去,两人就熟了。
小叔每次打到猎物,都会特意留些好的带给卫桂芬。卫桂芬也会偷偷塞给他一些猪下水或碎肉。两人常常趁她爹不注意,躲在摊子后面说悄悄话。
“有一回我进山被野猪拱了,腿擦破好大一块皮,在她家摊子后面歇着。她二话不说,拿出她爹珍藏的药酒给我擦,还把她的午饭分给我吃。”
小叔眼神温柔,“那时候我就想,这姑娘真好,要是能娶回家该多好。”
赵大宝伸出手,“小叔我打断一下,姑娘好,你就要娶回家?天底下那么多好姑娘,你娶得完吗?”
“听不听?不听,滚...”
“听听听...小叔你继续...”
可惜好景不长。
卫屠夫很快就发现了端倪,一打听才知道小叔是个村里的穷猎户,顿时就不乐意了。他就这么一个闺女,可以说是贴心小棉袄,怎么可能让姑娘嫁到村里受苦?最少也要嫁个公社里有工作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