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筐用完了,快拿几个过来...”
一群人,连张行这个县令都忍不住下场去帮忙抬红薯了,忙了半个多时辰,总算是将所有的红薯都给挖出来了。
这时,负责统计的师爷也计算出了最后的数字。
徐族长家的一亩红薯地,总共收成六千一百一十五斤。
可是庞然数字一出来,所有人都沉默了。
只有徐宥宁满意的点了点头,不管是不是空间改善了红薯的品质,但是这个结果,在这个稻谷亩产不过三百斤的朝代,已经算是超级高产了。
张行这个县令直接喜的差点背过气去,偏偏嘴里还不停喊着,‘天佑我万金朝啊!’
徐族长当即让肖氏带着几个妇人去将不小心挖烂的红薯给煮来吃。
而反应过来的张行也连忙差衙役去都城报信。
身手最好的衙役头将装有红薯的包袱,紧紧护在胸前,带着县令手信,热血沸腾的上马,急行去了都城。
恰逢今日上朝耽误了很长时间,所以当衙役头敲响镫鼓的时候,还没有下朝。
万辛帝此时正为了南面整个县受水灾而苦恼,外面就层层传来急报。
众大臣面面相觑一阵,就怕是又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递上来,雪上加霜。
衙役头心怀热血,毫不胆怯,直接一手呈上手信,一手附在红薯包裹上,“启禀陛下,徐家村红薯大丰收,亩产六千一百一十五斤,县令大人着属下特来告喜。”
说到斤数时,衙役头声音已经哽咽,小心翼翼的将红薯掏出来放到了地上。
万辛帝一眼就看出了手信出自于自己,这还是他让密探交与张行,让其有什么徐家村的急事,不用上报,差人直接来禀报就是。
“你所言非虚?”万辛帝一把抓紧扶手,满心激荡。
衙役头以首磕地,“此数字乃县令大人与下属们和那些村民一同见证,挖的正是徐族长家的一亩地,其余村民的还没有开始。”
“好!”万辛帝振奋不已。
而同万辛帝一样忧国忧民的几个老臣更是不顾场合跑向衙役头方向,捡起地上的红薯仔细查看。
老丞相更是在朝服上随意擦了擦,直接咬了一口,露出雪白的内里。
“脆甜的,真的能吃!”
户部尚书这次坚决不能落后,也学着老丞相的模样随意擦了擦,就送进嘴里,突然就瘫坐在了地上,比起那些年嚼的树根,简直不知道好了多少。
“陛下,老臣欣喜。”
要知道户部可所谓异常艰难,国家风雨飘摇,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紧接着就是各地救灾,安抚,已经入不敷出很久了。
所以,当这个亩产足有六千多斤的红薯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高兴的眼睛都红了,嘴里更是苦涩不已。
万辛帝对于他们无礼的行为都没作计较,“孤同样欣喜。”
“陛下,臣奏请前往徐家村与民同苦,共同挖红薯。”一身蛮力的兵部尚书自从病退不能上战场后,总觉得自己的力气老是没地方使。
现下,有个徐家村,每家每户可能都能收获将近六千斤的红薯,正是他的好去处。
户部尚书也站了起来,“陛下,臣也请愿前往。”
老丞相眼睛一转,刚好家里的蕨粑吃完了,去买还要排队限量,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去徐家村多买一些。
“陛下,老臣也想去见识见识,有生之年能得知此喜事,也有颜面去见先帝了,必须亲眼去看看,等百年后,也好跟先帝说起。”
万辛帝瞪了老丞相一眼,真当他不知道这老家伙心里想什么,一把年纪了,最大的爱好除了吃,只剩下活着了。
这时,一直坐在旁边不吭声的万墨,也突然仰头看着万辛帝,“父皇,儿臣也想去看看这盛景。”
“算了,你们爱去就都去,但是只有一点,不能以权压人,要是让孤知道,谁打红薯的主意,就给孤绷紧你们的皮。”
“陛下圣明!”
“多谢父皇!”
衙役头不知道怎么出来报喜,回去还得带上太子殿下和大臣们共同前往。
等他们一群人紧赶慢赶到达徐家村的时候,最先就被那一座座红薯山给迷了眼。
亲眼所见,冲击力可所谓刺激。
张行一回头,腿瞬间就软了,连忙带着所有人都跪了下来,“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各位大人!”
老丞相见他们的太子殿下不打算说些什么,只好自己上前笑道,“各位请起,皇上得知红薯高产,非常欣喜,特意让我等来参与一番,好共同见证此刻光景。”
张行一边拿袖子擦额角的汗水,一边被自家师爷给战战兢兢的扶了起来。
“现在挖了几亩地了?”
“回丞相大人,连同小人家的,已经四亩了,几乎每亩地产量都在六千斤左右,只多不少。”徐族长之前在三任将军的葬礼上,好歹也对这些大人有了一些脸熟,现在虽然心有惶恐,但也能自若的上前回话。
兵部尚书则是已经换上了轻便的布衣,“来,老夫跟你们一起去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