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别墅书房的百叶窗,在深棕色的红木地板上投下交错的光影,与书架上老式座钟的滴答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时光慢流的静谧感。苏叶坐在一张复古的实木书桌前,面前摊开的平板电脑上,正显示着景晟集团及其子公司 “深蓝科技” 的全息架构图 —— 从股权结构到项目分布,从核心团队到供应链体系,每一个节点都标注得清晰明了,如同一张精密的作战地图。
“星火,” 苏叶对着空气中的隐形麦克风轻声开口,她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地传送到千里之外的 E.Y. 集团总部,“‘深蓝科技’最近的动作,有点频繁。”
“是的,老板。” 星火干练的声音立刻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们依仗景晟集团的资本背景,在新加坡 AI 医疗、欧洲智慧城市、北美物联网三个我们重点跟进的海外项目中,进行恶意竞价 —— 虽然每次加价幅度不大,却精准卡在我们的预算临界点上,导致我们两次被迫放弃竞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是常规的商业竞争,是傅景深故意放出来试探我们底线的棋子。”
“试探?” 苏叶纤细的指尖在平板屏幕上轻轻滑动,目光最终锁定在 “深蓝科技” 供应链图谱的一个关键节点上 —— 一家名为 “精密元件制造有限公司” 的中型企业。屏幕上弹出该公司的简介:成立 8 年,专注于定制化电子元件研发,是 “深蓝科技” 核心产品(智能安防芯片)的独家零部件供应商,供货占比达 62%。“那就让他看清楚,什么叫‘代价’。”
苏叶调出 “精密元件” 的详细资料,指尖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的数据随之滚动:
—— 股权结构:创始人团队持股 35%,机构投资者持股 28%,散户持股 37%;
—— 财务状况:近一年因扩建新厂房,现金流缺口达 8000 万,负债率升至 45%;
—— 合作依赖:与 “深蓝科技” 签订了为期 3 年的独家供货协议,对其营收贡献占比 71%,客户单一性极高。
“完美的狙击点。” 苏叶低声自语,眼底闪过一丝锐利。这家公司既是 “深蓝科技” 的命脉,也是其最薄弱的一环 —— 技术门槛高导致替代供应商难寻,现金流紧张意味着股权易主成本低,客户单一则让其对 “深蓝科技” 的依赖远超表面数据。
“星火,动用备用资金池 B-7 号。” 苏叶下达指令,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讨论天气,“额度 5 亿,通过三家不同的离岸空壳公司(分别注册在维京群岛、开曼群岛、卢森堡),分批次收购‘精密元件’的流通股。优先接触持股比例在 1%-5% 之间的散户股东和机构投资者,溢价 15%,条件只有一个:签署‘股权代持协议’,且在交易完成后 72 小时内不得披露。”
“明白。” 星火没有任何疑问,她深知苏叶的风格 —— 要么不出手,出手必中要害。“我会安排法务团队跟进,确保股权收购过程隐秘,避免引起‘深蓝科技’或景晟集团的警觉。”
资本的力量,在无声中开始涌动。
接下来的 48 小时里,一场 “隐秘的收购战” 在金融市场悄然展开:
——E.Y. 的收购团队通过第三方券商,以 “匿名投资者” 的身份,在二级市场分批吸纳 “精密元件” 的流通股,每次交易量控制在总股本的 0.5% 以内,避免触发举牌红线;
—— 针对机构投资者,以 “提供后续增资支持” 为诱饵,说服两家持有 “精密元件” 共 12% 股份的投资公司,转让全部股权;
—— 对于持股比例较高的散户,由专人一对一沟通,以 “溢价 快速到账” 为吸引力,完成股权收购。
当 E.Y. 通过代持协议控制的 “精密元件” 股份达到 51%(绝对控股权)时,苏叶按下了 “收网” 的按钮:
“通知‘精密元件’的新董事会(由 E.Y. 派驻的人员组成),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以‘公司战略调整,优先保障 E.Y. 集团内部需求’为由,单方面终止与‘深蓝科技’的所有供货合同。按照协议约定,支付 3000 万违约金,要求对方在 7 日内返还所有未结算货款。”
指令下达的瞬间,“深蓝科技” 的命运齿轮,开始逆转。
同一时间,景晟集团总部顶层办公室。
傅景深坐在宽大的真皮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 “深蓝科技” 的季度工作报告。他穿着一身深灰色定制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手指轻轻敲击着报告上的数据,眼神深邃,正听着助理汇报项目进展。
“傅总,‘深蓝科技’在北美物联网项目的竞标中,再次击败了 E.Y. 的子公司,预计下个月就能签订合作协议……” 助理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话还没说完,口袋里的手机突然急促地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