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暗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E.Y. 科技总部却已恢复了往日的井然有序 ——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落在开放式办公区,照亮了员工们专注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现磨咖啡的醇厚香气和键盘敲击的清脆声响,打印机吞吐纸张的轻微噪音夹杂其间,一切都显得平和而忙碌,仿佛几天前那场惊心动魄的资本绞杀从未发生过。
苏叶坐在她的顶层办公室里,面前悬浮着三面半透明的全息光屏,上面流淌着 “生命序列” 健康手环传回的海量匿名健康数据流 —— 这些数据均经过用户授权脱敏处理,主要用于产品迭代的宏观趋势分析和健康预警算法优化,并非实时监控,却能反映出千万用户的生理状态变化。
她的目光沉静如水,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光屏上跳动的数据曲线,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琴师在无声的旋律中游走,看似随意,却能精准捕捉到最细微的不和谐音。
忽然,她的指尖微微一顿,停留在光屏右下角的一组数据上。
那是一组极其细微、却持续存在的异常波动 —— 不同于用户因情绪、运动产生的常规健康起伏,这组数据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脉冲模式,更像是一种… 人为干预的痕迹。仔细分析后,苏叶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这是一种通过特定生理信号(如心率变异性、皮电反应)传递的、经过加密编码的心理暗示诱导模式。
这种模式,她并不陌生 —— 在之前捕获的 “冥府” 外围成员身上,她曾见过类似的潜意识操控技术,目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信号影响,筛选并操控特定目标,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导向预设的行为方向。
“果然,金融战场上受挫后,立刻就换了战线。” 苏叶的眼神骤然冷了下来,指尖在光屏上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这次,竟然把黑手伸向了我们的用户和产品。”
苏叶没有声张,而是迅速收敛心神,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快舞动,调出 “星火” 系统的深度行为分析模块 —— 这是 E.Y. 专门用于追踪异常数据行为的核心系统,算力足以支撑亿级数据的实时分析。
“星火,锁定数据源标记 ANOMALY-774,启动反向行为建模、用户关联图谱分析及信号特征提取。任务优先级:最高级,中断所有非必要计算资源,全力支持此次分析。” 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丝冰冷的杀气,仿佛在下达一场狩猎行动的指令。
“指令确认。系统资源已调度,分析启动… 预计完成时间:5 分 37 秒。” 星火系统的电子音清晰回应,光屏上瞬间弹出一个进度条,数据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动、重组。
巨大的全息光屏被分割成多个区域:左侧显示异常数据的原始波形,中间是用户关联图谱的构建过程,右侧则是信号特征的提取与比对 —— 无数看似无关的用户行为数据点(如使用时间、地理位置、交互频率)被系统自动连接,如同拼图般逐渐勾勒出一张隐藏在千万正常用户中的、极其隐秘的行动网络。
短短三分钟后,进度条已完成 80%。
“分析结果初步显现:已识别出 73 个异常用户账号,其生理数据反馈呈现高度一致的信号诱导特征,诱导强度随使用时长呈线性增长,当前已对 12 名用户的情绪稳定性产生显着影响,表现为焦虑指数上升、决策判断偏差增大。” 星火系统的汇报简洁而精准。
苏叶的目光落在那 73 个用户的分布地图上 —— 他们遍布全国 15 个城市,职业涵盖教师、医生、企业职员等,社交网络看似毫无交集,却在同一时间段内购买并使用了 “生命序列” 手环,且首次激活地点都指向不同的线下体验店。
“他们不是随机选择目标,而是提前筛选了特定人群,再通过线下渠道引导他们购买手环,最后利用设备进行远程‘心理下毒’。” 苏叶的声音冷得掉渣,“这种渗透方式,比直接攻击更阴险,也更难防范 —— 等用户出现异常行为时,谁会想到是日常使用的健康设备出了问题?”
“继续追踪信号注入的源头,定位数据链的最终接入点,重点排查内部网络 IP。” 苏叶下令,语气斩钉截铁。
星火系统的算力全力爆发,沿着异常数据的传输链路逆向追踪 —— 穿透了三层境外代理服务器、两次数据加密跳转,最终绕过所有伪装,精准地锁定了一个位于 E.Y. 内部局域网的 IP 地址:E.Y. 总部大楼 B 区,数据中台,工位编号 B-307,对应的员工信息显示为:三级工程师,张维。
苏叶立刻调出张维的个人档案和工作记录:男,32 岁,计算机专业硕士,五年前通过校招入职 E.Y.,期间两次获得 “优秀员工” 称号,主要负责数据中台的日常维护和算法迭代支持,工作表现稳定但不突出,属于那种埋头干活、容易被忽视的中层技术员工 —— 这种 “平庸” 的特质,恰恰是潜伏者最完美的保护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