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晟与 E.Y. 联合发布会结束还不到 48 小时,喧嚣的余温尚未散去,一场针对两人的舆论风暴,已毫无征兆地悄然降临。
清晨六点,当大多数城市还笼罩在朦胧的晨光中,全球互联网的舆论场已率先掀起滔天巨浪 —— 没有任何预热,没有任何征兆,三枚 “舆论炸弹” 突然引爆,瞬间击穿了所有信息壁垒。
#苏叶学术造假 #
#E.Y. 技术剽窃 #
# 傅景深不正当竞争#
三个触目惊心的词条如同淬了剧毒的匕首,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同步空降微博、推特、路透社、彭博社等全球各大社交平台和财经媒体的热搜榜首,每一个词条后面都无一例外地缀着一个刺眼的血红色 “爆” 字,点击量在半小时内突破十亿,评论数飙升至百万级别。
点开词条,是铺天盖地的 “实锤” 爆料 —— 精心排版的九宫格长图占据了屏幕,里面充斥着看似严谨的数据对比表、标注精确到分钟的时间线分析、模糊到无法辨认发件人的邮件截图,还有经过恶意剪辑的、所谓 “E.Y. 前员工” 的匿名录音。
针对苏叶的指控直指其学术根基:有人翻出她十年前发表在《自然》子刊上的核心论文,用 “数据拟合度异常”“实验重复率存疑” 等专业术语,炮制出 “系统性造假” 的结论;更有人将 E.Y. 的核心技术 “生命序列” 与一家五年前破产的海外实验室专利进行对比,刻意放大两者在基础架构上的微小相似性,忽略技术迭代的关键差异,暗示苏叶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该实验室的核心代码,再包装成 “自主研发成果”。
而针对傅景深的指控则更为阴险,直接翻出五年前景晟集团并购 “星途科技” 的旧案 —— 那本是一场合规合法的商业交易,却被别有用心之人截取合同中 “竞业限制条款” 的片段,配合篡改后的星途科技财务报表,描绘出一幅 “资本巨鳄用低价收购 高薪挖人” 的手段,强行碾碎创新企业的黑暗画面,字里行间将傅景深塑造成 “垄断市场、扼杀创新” 的商业暴君,甚至暗示景晟的商业帝国是建立在 “掠夺和欺骗” 之上。
这些爆料文章的用词极具煽动性,标题里塞满了 “震惊!天才少女竟是学术骗子”“揭秘!E.Y. 的技术神话背后藏着肮脏交易”“耻辱!资本如何毁掉中国创新” 等情绪化标签,精准拿捏公众对 “精英造假”“资本作恶” 的反感心理,将苏叶和傅景深钉在 “道德污点” 的十字架上,更将两家公司的强强联合定性为 “骗局与掠夺的肮脏结合”。
更可怕的是,背后操控者动用了海量水军 —— 数以万计的账号在所有相关新闻的评论区、社交媒体话题下疯狂刷屏,复制粘贴着格式统一的控诉文案:“支持彻查!学术不端零容忍!”“抵制 E.Y.!拒绝剽窃技术!”“傅景深滚出商界!还创新者公道!”;同时,一批看似 “中立” 的财经评论员、“科普” 博主集体发声,用 “理性分析”“客观看待” 的口吻,进行着最恶毒的揣测和引导,进一步放大恐慌情绪。
舆论恐慌如同病毒般迅速蔓延,直接传导至资本市场 ——A 股和港股开盘不到一小时,E.Y. 科技股价暴跌 15%,景晟集团股价下跌 9%,双双触发临时熔断机制;海外市场上,两家公司的关联资产同样遭到恐慌性抛售,机构投资者的卖出指令如同雪片般飞向交易所。
景晟和 E.Y. 的投资者关系部门电话被打爆,股东们的邮箱里塞满了质问信,甚至有小股东联合发起 “罢免管理层” 的倡议;合作方也纷纷发来问询函,要求解释 “舆论风波” 的真实性,部分原本计划签约的客户开始犹豫,甚至提出暂停合作。
一场精心策划的、旨在从经济声誉和公众信任两方面,彻底摧毁苏叶与傅景深联盟的舆论闪电战,已然全面打响。
E.Y. 科技总部,顶层战略室 —— 落地窗外,数十家媒体的记者扛着摄像机、举着话筒,围堵在大楼门口,试图挖掘更多 “猛料”,闪光灯在清晨的阳光下格外刺眼。
苏叶站在窗前,身着一身深色职业装,目光平静地俯瞰着楼下的混乱场景。她的脸色没有丝毫波动,仿佛楼下的喧嚣与自己无关,但指尖无意识划过窗台的动作,还是暴露了她内心的冷静 —— 不是麻木,而是早已预判到这场攻击的沉稳。
“叮” 的一声,傅景深的全息投影出现在她身侧,他刚结束与景晟董事会的紧急会议,眉头微锁,但眼神同样冷静得可怕,没有丝毫慌乱。
“对方的手段很老套,就是典型的‘舆论抹黑 资本做空’组合拳,但规模和水准远超以往。” 傅景深的声音通过量子加密线路传来,清晰而稳定,听不出丝毫受股价暴跌影响的焦虑,“根据‘深网’监控平台追踪到的线索,背后至少投入了数十亿资金,雇佣了全球顶级的舆论操控团队,甚至动用了暗网的信息贩子,专门收集我们的‘黑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