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是从辽城市穿城而过的,在它的上游还有两条河流,一条是渭津河,另一条是杨木河,两条河流在离辽河入城不远的地方并入辽河。
进入到六月下旬,辽城雨就下个不停,特别是这几天雨下的特别大,辽河的水位在不断的上涨,市里防洪指挥部已经发出了预警。
八一公司大棚基地和八一村水库,由于事先都做了充分准备,目前还没出现洪涝灾害,但大家也没有掉以轻心,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六月十八日,大雨又下了一天一宿,辽河水位已经超过了警戒水位,而且气象局预报未来几天还要有大雨,这下市里防洪压力一下子就大了,水位上涨得非常快,从市区通过的辽河本身就是悬河,河床几乎在地平线上,有的地方已经出现漫堤现象,防洪形势极其严峻,市里动员各单位组织大量人力上提防洪。
佟子君在办公室坐不住了,来到八一公司了解防洪情况。
杨家栋说:“大棚基地绝大部分都没问题,少量低洼处大棚正在用抽水泵排水,问题也不会太大。
常春说:“八一村小水库由于我们事先腾出了一些库容,现在一切都正常,我们派人24小时监看水位,达到警戒线就开闸泄洪,稻田的水我们们已经排空,再下几天雨也没有事。”
佟子君说:“市里现在抗洪压力十分巨大,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咱们有四百多退伍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到我们上的时候了,马上通知各渠道各部门所有退伍兵,除重要岗位留下值班的,其余的人都立即到公司集合。公司所有货运车、铲车、推土机、钩机都加满油在公司待命。杨家栋和黄老师到市防洪指挥部请领任务,林森和我在家准备待命,贾清清、张莉、张冬梅、王淑芝立即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八一公司不愧是八一公司,以军人的作风闻令而动,通知下发之后,大家冒雨行动。丰城县八一公司的退伍兵雇两台大客车风驰电掣般赶了过来,大棚基地的退伍兵把大棚维护工作交给了家属们,一个不落的都来了。八一村算常春就三个退兵,也毫不犹豫的赶来报到。
吴月月得到消息,开车带着春城超市十八名退伍兵也马不停蹄的朝辽城赶来。
杨家栋和黄老师急三火四的赶到市防洪指挥部。市里的主要领导都在,还有军分区首长和驻军部队首长。
市里田庄副市长是认识杨家栋和黄老师的,问道:“你们干什么来了。”
杨家栋说:“我们八一公司向领导请领任务来了,八一公司有四百多名退伍军人,有运输车辆和设备,我们都准备好了,请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吧,八一公司保证完成任务。”
市委王平书记是知道八一公司的,问道:“你们都准备好了,能行?”
杨家栋斩钉截铁说,能行。
田庄副市长问,你们能集结多少人?
杨家栋说,至少四百名退伍兵。
市长张跃说:“这可是咱们的生力军,交给军分区统一指挥,立刻上堤抢险,一刻也不能耽误。”
军分区马司令员立刻带着杨家栋、黄老师离开防洪指挥部,来到八一公司。
八一公司院里已经集结了三百七十多名退伍兵,还有几十人在路上。
马司令员一看这些退伍兵已经在雨中列队完毕,每个人脸上凝重坚毅,像战士上战场一样义无反顾。
大黑子站在队列前面高举着八一军旗,什么都不用说了,马司令员敬了一个军礼,大声说道,出发。
八一公司领到的任务地段是市区辽河中部北岸500米大堤,与驻军部队任务地段相连,这是个水流湍急且大堤比较低的地方,是市区防洪的重中之重。
洪水已经超过警戒线很多了,再有不到半米就要漫堤,河水还在不停的上涨。八一公司队伍到了之后,大家马上就投入到加高大堤的工作中,铲车和钩机往大货车上不停的装着沙土,大货车一车一车的往大堤上运着沙土,大堤上的人们像疯了一样往编织袋里装着沙土。这是在跟洪水赛跑,这个地方要是守不住整个市区就完了。
此时没有人说话,只有人们来回搬动沙袋子的声音,两面在雨中呼呼作响高高飘扬的军旗,像冲锋号声一样,激励着现在是军人和曾经是过军人的人们。
八一公司后续的退伍兵们都到了,二话不说立立即投入战斗,经过十几小时艰苦努力,这一段500米长、两米宽、一点五米高新的防护堤,赶在洪水上涨之前建完了,建完不到十分钟,河水就涨到加固堤的一米处。
军分区马司令也一直在大堤上同驻军部队指战员和八一公司这些退伍兵们一起战斗。市委王平书记和防汛指挥部人员巡查到这一段,激动的对家说:“你们辛苦了,连续奋战十多个小时, 赶在这洪峰到来之前把防护大堤加高了,挡住了第一次洪峰,据气象局通报,这几天大到暴雨还不断,洪峰还会不断到来,咱们市区辽河两岸近15公里的防护大堤都得有人去守,我是抽不出来人换你们了,再说换别人我也不放心,你们这里是重中之重呀,全市人民都看着你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