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北县的冬天来得格外早,秃山上已经见不到半点绿色。江河站在山头,寒风刮过他略显消瘦的脸庞。眼前的这片石头山,在夕阳下泛着灰白的光泽,就像安北县面临的困境一样冰冷坚硬。
县长,农业项目推进确实有难度。农业农村局长搓着手,哈出一口白气,老百姓等不及啊。种枸杞、核桃要三年才能挂果,这三年他们吃什么?
江河默不作声,抓起一把砂土,任由它们从指缝间流走。他理解农民的顾虑: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谁有耐心等待明天的希望?
回到县政府,江河立即召集会议。会议室里,各部门负责人的脸上都写着字。
农业转型是长远之计,但老百姓等不起。江河敲敲桌子,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找一条能让群众快速增收的路子。
这时,陈向华拿着份文件匆匆进来:县长,您邀请的粤省石材企业考察团明天就到。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分管财政的副县长刘志国推了推眼镜,语气谨慎地开口:县长,我有个疑问。咱们安北这些石头山,历朝历代都没开发出什么价值。这次邀请考察团,县里要承担不少接待费用,现在财政这么紧张,这笔支出是不是再斟酌一下?毕竟几十万,够给好几个村修路了。
是啊,乡村振兴局局长附和道,现在扶贫资金都要精打细算,这笔钱要是打了水漂,对上对下都不好交代啊。
江河环视会场,语气坚定: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不请专家来看看,怎么知道这些石头有没有价值?安北要发展,就不能固步自封。
第二天,从机场接人的车队浩浩荡荡驶进安北县。带队的李总四十多岁,精明干练,一下车就开门见山:江县长,咱们直接上山看看吧。
考察团在石头山里转了一整天,钻孔取样,拍照记录。傍晚时分,李总拍着身上的灰尘,语气遗憾:江县长,恕我直言,这里的石材品质一般,做高端建材恐怕……
这话很快就在县里传开了。
当晚,大院里的风言风语更多了:
我说什么来着?白白浪费几十万招待费!
江河就是好大喜功,想搞政绩想疯了!
听说那些南方老板住的是最好的酒店,吃的是山珍海味…………
更让江河没想到的是,第三天一早,网上就开始出现各种攻击他的帖子:
《安北县长奢侈无度,百万招待费打水漂》;
《揭秘江河的真面目:政绩工程背后的**》;
《石头山里能淘金?安北县长的发财梦该醒了》;
……
陈向华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县长,网上这些帖子越传越凶,要不要联系网信办删帖?
江河摆摆手:不必。人家有不同意见,咱总得让人说话吧。
可是……陈向华欲言又止,这些帖子说得有鼻子有眼,连您和南方老板权钱交易的细节都编出来了……
果然,接下来的帖子越来越离谱。有人爆料说江河收了石材企业的回扣(接下来要高价买对方的设),有人说他和南方老板称兄道弟,还有人信誓旦旦地说看到江河的亲戚在考察团里……
私下里,几个和江河“走的近”的常委坐不住了。宣传部长赵梅第一个找来:县长,这些帖子明显是有组织的水军,还是删了吧!
纪委书记卫东来也很着急:再这样传下去,会影响您的威信,要不我安排人查查来源?
统战部长刘召峰和武装部长何润东也纷纷表示支持干预。
江河却依然淡定:清者自清。让他们说去吧,咱们专心做事就好。真正的民意不在水军的键盘上,而在老百姓的心里。
就在这时,李总突然打来电话:江县长,我看到网上的帖子了。这些人也太能编了!不过……他话锋一转,我们团队在进一步分析样本时有个意外发现。
原来,考察团在深入分析后确认,虽然这些石头不适合做高端建材,但是生产混凝土砌块(俗称石砖)却是上好的原料。
现在国家明令禁止粘土砖,石砖市场前景很好。李总兴奋地说,我们算过了,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投资不到两百万,三个月就能投产,采用高压振捣成型工艺,根本不需要烧制,没有任何烟气污染,更不会毁坏耕地,半年就能回本!
这个消息让江河精神大振。他立即召集会议,部署石砖厂项目。
然而,就在项目即将启动时,网上又爆出:有人贴出所谓的内部文件,声称石砖厂项目存在重大环保隐患,还说江河不顾群众反对强行上马……帖子中危言耸听地写道:石砖烧制起来污染环境,不能为了钱而毁了安北的碧水蓝天……
这一次,连一向支持江河的常委都坐不住了:县长,这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搞鬼!让我们查吧!
江河站在窗前,望着远处连绵的石头山,缓缓说道:不要查。我们要用事实说话。通知下去,召开石砖项目论证会。邀请群众代表和媒体现场监督,全程公开透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