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发展,自媒体成就了“人人记者”的时代,无数双眼睛构成了无处不在的监督网。
江西“某公子”事件,朋友圈炫富牵出家族疑云:
一切的开始,只是一组在朋友圈炫富、炫权、炫人脉的截图。
“周×”(网友戏称“周公子”)在朋友圈生动描绘着他的“上流生活”:喝20万元一斤的茶叶,抽着领导递的1200元一条的“邡烟”,与多位高阶领导推杯换盏。更令人侧目的是他关于家族权力的直白表述——“父亲副局长没问题了”、“省厅人事处的人刚打了电话给我爸”……
这组截图被发上网后,瞬间引爆网络。一个国有企业的普通员工,为何生活如此奢靡?其家族成员是否真的“身居要职”?是否存在网友们质疑的“家族式**”?
在汹涌的舆情下,省有关部门迅速成立调查组。最终通报证实,周×及其父母、伯伯、堂哥等家族成员中,确有6人在交通系统工作,其本人也存在炫耀虚荣、言论不当等问题。尽管通报否认了其家族存在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但这场由朋友圈引发的风波,无疑给所有公职人员及其亲属敲响了警钟:在自媒体时代,每一句不当言论、每一次任性炫耀,都可能成为点燃舆情的火星。
“这明明是老鼠头,为什么学校硬要说是鸭脖?”
2023年,某高校学生在食堂就餐时,发现饭菜中有疑似老鼠头的异物。面对学生的质疑,学校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竟联合认定该异物为“鸭脖”。
如此违背常识的结论,让学生将视频和图片发到了网上。一时间,“指鼠头为鸭脖”成为网络热梗,引发了全网玩梗式的打假和破案。生物学专家从啮齿动物的牙齿特征进行分析,网友则拿出详细的图片对比图,各路“神探”纷纷上线……
在持续不退的舆论压力下,省级联合调查组最终介入,通过专业检测,一锤定音:确认异物就是老鼠头。至此,一场试图掩盖食品安全问题的闹剧,在无数网民的“火眼金睛”下彻底败露。涉事学校、市场监管部门的相关责任人均被追究责任。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当权力的解释公然挑战公众的常识时,自媒体的集体智慧和追问,能汇聚成一股无法被忽视的力量,直至真相水落石出。
相关案例展现了自媒体时代的另一面:一个焦点事件,就像推倒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撕开更深、更广的地方治理黑幕。
从朋友圈、一条短视频,到一次全民“玩梗”,这些案例都印证了同一个趋势:自媒体赋予了普通人前所未有的监督能力。它让试图掩盖真相的“捂盖子”行为变得越来越困难,也让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
在这个时代,每一部手机都可能是一个记录仪,每一个账号都可能是一个发声筒。这既是对社会正义的强力助推,也提醒着所有掌握权力者: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现在,安北县的北塬乡就被某自媒体平台上接连几篇“小作文”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北塬之声”的小作文接连爆料:
一、北塬乡民政所在优抚资金发放领域存在严重问题。
乡里不少老人去世后,其国家每月发放的高龄补贴,竟仍被继续冒领数月甚至数年。更有甚者,一些已故老军人的高额抚恤金,竟然被持续冒领至“近百岁”!
本该雪中送炭的部门,却干着趁火打劫的勾当。
“低保名额?明码标价,一个指标三千!”知情人爆料,“民生物资被倒卖,发到老百姓手里的都是快过期的方便面和发霉的米,好的早被内部人分了。”
一位残疾老人拄着拐杖,老泪纵横:“我申请低保两年了,每次都说材料不全。后来才明白,得送钱!可我连饭都吃不上,哪来的钱啊……”
二、《什么样的伞,罩着这样的黑煤矿?》所指堪比安北的“焦点访谈”,说的全都是“电视台不让播”的,文章指出:
北塬乡,山高皇帝远,地下埋着黑色的金子——煤炭。可这里的矿工,却活得比煤还黑。
“富源煤矿?那就是个吃人的地狱!”一名辞职矿工在匿名控诉,“井下根本没有安全措施,瓦斯超标是常事,塌方、透水月月有,可矿上从来不管我们死活!”
最骇人听闻的,是一年前的“7·14”特大透水事故。
“那天井下有23个人,”一位遇难者家属哭着回忆,“事故一出,矿主刘富源不是救人,而是直接用推土机把井口封了!活生生的人啊,就这么被埋在了下面……”
矿方给每户家属发了五万块“封口费”,威胁道:“拿钱闭嘴,否则一分没有,再闹,小心你们家孩子!”
有人不信邪,想去市里告状,结果当晚家里的窗户就被砸得稀烂,儿子放学路上被人套麻袋打了一顿,腿骨骨折。
从此,再没人敢提“7·14”。
后续文章《两名记者在北塬乡神秘失踪,是潜逃?是灭口?》更为劲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