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宴上的小插曲,最终以嬴政不容置疑的强势表态和燕丹的“识趣”附和而告终。
宴席后半段,气氛虽恢复了表面的热闹,但众人言谈间明显多了几分谨慎,目光扫过安秦君时,也带上了几分心照不宣的微妙。
燕丹乐得清静,专心品尝美食,偶尔与邻近的宗亲客套几句。
席间,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端坐于嬴政身后凤座上的太后赵姬,却不由得微微一愣。
赵姬今日穿着庄重的太后礼服,妆容精致,但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绪,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面前的珍馐佳肴几乎没动几筷,酒也只是浅尝辄止,与往日宴会上那个言笑晏晏、甚至有些过于活泼的赵姬判若两人。
燕丹心中一动,趁着敬酒的间隙,走到御阶下,向赵姬行礼,关切地问道:“太后今日似乎胃口不佳,可是凤体欠安?”
赵姬闻声抬起头,见是燕丹,脸上挤出一丝略显勉强的笑容,摆了摆手:“劳安秦君挂心,哀家无恙。只是……”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自嘲和苦恼,“只是近来发觉,这宫里的膳食是越发精致可口了,尤其是安秦君你弄出的那些汤饼、蒸饼、还有各式点心……哀家一时贪嘴,这不,身子就有些……丰腴了,正发愁呢。”
说着,她还下意识地用手轻轻抚了抚自己腰腹间的衣料。
燕丹闻言,仔细打量了赵姬一番。确实,比起几年前初见她时那份带着少女感的清瘦,如今的赵姬面容圆润了不少,气色红润,身形也确实丰满了许多,太后的华服穿在身上,更显雍容,但也隐约能看出腰身不似以往纤细。
原来是减肥烦恼……
燕丹心下释然,笑着宽慰道:“太后凤体康健便是福。口腹之欲,人之常情,开心最重要。若是担心,平日膳食稍加节制,多走动走动便是,万不可因此亏待了身子。”
赵姬听了,笑容自然了些,点头道:“安秦君说的是,是哀家想左了。”
话虽如此,燕丹退回座位时,心里却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
赵姬向来注重容貌,有些身材焦虑倒也正常,但那份愁容背后,似乎还藏着些什么,不单单是为身材发愁那么简单。
不过这是太后的私事,他也不好过多探究。
除夕过后,便是新年。
依照礼制,秦王需前往旧都雍城,祭祀嬴秦宗庙。
这是一年一度的大事,仪仗浩荡,嬴政携文武重臣及宗室代表,前往雍城小住数日,准备并完成繁复的祭祖典礼。
燕丹自然随行。
祭祀过程庄严肃穆,一切顺利。
然而,就在祭礼完毕,准备次日启程返回咸阳的前一晚,意外发生了。
嬴政正在行宫偏殿与几位随行大臣商议返程事宜,太后赵姬突然前来求见。
众人退下后,赵姬屏退左右,对嬴政说出了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政儿,”赵姬看着儿子,语气带着一种异样的平静和坚决,“此次祭祀先王,哀家心有所感。雍城乃我嬴秦故都,列祖列宗陵寝皆在于此,你父王……亦长眠于此。哀家思来想去,日后……想长居雍城,陪伴你父王。”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寂静。
连侍立在一旁的燕丹都惊得抬起了头,难以置信地看向赵姬。
嬴政显然也极为意外,眉头紧紧蹙起,沉声道:“母后何出此言?咸阳宫才是母后居所,雍城行宫虽好,终究不及咸阳繁华便利。且母后久居于此,叫寡人如何放心?”
赵姬似乎早已料到儿子会反对,神色不变,缓缓道:“咸阳虽好,终是喧嚣。哀家近来喜静,雍城清幽,正合心意。陪伴先王,亦是为人妻者之本分。政儿你已长大成人,朝政繁忙,哀家在咸阳,反倒让你分心牵挂。”
“至于起居……哀家贵为太后,雍城行宫一应俱全,有何不便?吃喝住行,在哪里不是一样?”
她这话说得合情合理,甚至带着点为国为君牺牲的意味,让人难以反驳。
嬴政沉默了片刻,看着母亲平静却坚定的面容,最终叹了口气:“既然母后心意已决,寡人……也不便强留。只是雍城毕竟不比咸阳,母后务必保重凤体,若有任何需求,即刻传讯于寡人。”
“哀家晓得。”赵姬见儿子松口,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又叮嘱了嬴政几句起居饮食,便起身离开了。
赵姬走后,殿内的气氛却并未轻松下来。
嬴政坐在案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面色沉凝,显然对母亲这突如其来的决定心存疑虑,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而站在一旁的燕丹,此刻心中已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后背。
长居雍城?!陪伴先王?!
这几个字如同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响!一个被他刻意遗忘、甚至以为已经凭借自己干预而避免的历史片段,如同潮水般汹涌袭来——嫪毐之乱!
历史上,赵姬正是在移居雍城后,与假太监嫪毐私通,生下两个孩子,最终酿成震惊朝野的大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