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深入前的准备
研究所的通讯如同最终的战鼓,敲响了行动的倒计时。最后五天,“铁爪”战队进入了最高效也最紧张的备战状态。
林狩第一时间将行动指令传达下去,整个驻地如同精密的齿轮般高速运转起来。
老乔的工作室成了最繁忙的地方。所有队员的装备都被送来进行最后一次全面检查和优化。老乔带着杰克和几个助手,对照着研究所提供的、关于“泰坦之心”能量特性和可能遭遇环境的推测数据,对每一件护甲、每一把武器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能量抗性涂层再加厚一层!那鬼东西的能量冲击不是闹着玩的!”
“关节部位的灵活性必须保证,地下环境复杂,别到时候卡在石头缝里!”
“夜视仪和热成像模块全部升级到研究所提供的最新版本,地底可没那么多光源!”
老乔的吼声和工具敲打声混杂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焊接金属的味道。他花白的头发被汗水黏在额角,但眼神却异常专注和明亮。这种挑战性的工作,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巴顿的链锯斧被加装了更稳定的能量输出核心,锯齿也换成了特种合金,老乔甚至参考“荒炎重岳枪”的枪头材料,在斧刃上尝试镀了一层薄薄的耐高温导能膜,以期增强其破甲和对抗能量防御的效果。
罗克和老猫的潜行装备与狙击枪经过了反复校准和消音处理,确保在地底复杂环境中也能发挥最大效能。
铁牛的重型锤棍被老乔用钻地魔虫的甲壳碎片进行了局部加固,重量略有增加,但破拆能力更强。
连杰克和壁虎的辅助装备也经过了精心调试,杰克的无人机加装了更强力的探照灯和小型声波探测器,壁虎的钩锁和潜行工具也检查了无数遍。
雷山的塔盾破损严重,已经不堪重负。老乔干脆利用库存的优质合金和部分钻地魔虫的背甲,结合研究所提供的一种高韧性生物复合材料,为他重新打造了一面更加厚重、呈长方形、边缘带着锯齿的巨盾,被他命名为“不动山”。新盾牌防御面积更大,重心更稳,与雷山越发沉稳厚重的气息相得益彰。
鹰眼的狙击枪变化最大。成功突破后,他对能量的掌控更加精细。老乔在他的要求下,对狙击枪的能量传导系统进行了大幅改造,枪管内部镌刻了细微的能量加速回路,使其射出的脉冲子弹初速和穿透力都有了显着提升,子弹在出膛的瞬间甚至会带上一丝微不可查的蓝色电芒,那是鹰眼初步融合雷电规则的体现。
林狩的“荒炎重岳枪”自然也被老乔仔细保养了一遍。这柄武器的工艺远超老乔目前的能力,他能做的更多的是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最佳状态。林狩自己也花费了大量时间与这柄新伙伴进行最后的磨合,尤其是适应地底可能出现的狭窄环境下的运用。
铁脊也没有闲着。它似乎也感知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变得更加躁动和具有攻击性。林狩除了用研究所提供的高级药剂继续喂养它,也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它在狭窄空间内的扑击、转向和防御。它那条机械腿在地面刮擦时,甚至会带起一溜火星,显示出强大的爆发力。
除了装备,物资准备也同样重要。高能量压缩食物、纯净水、高效治疗药剂、能量补充剂、解毒剂、兴奋剂……所有能在荒野和地底用到的生存物资,都被分门别类,打包整理,由杰克统一登记造册,确保万无一失。研究所也提供了一批特制的能量屏障发生器和环境探测仪,这些精密设备被小心地装箱,作为关键时刻的底牌。
在个人实力无法短时间内再次飞跃的情况下,完善的装备和充足的物资,就是生存和完成任务的最大保障。
第三天下午,研究所派来了此次行动的联络官兼技术顾问——正是之前跟随战队前往嚎风戈壁的李文研究员。与上次相比,他显得沉稳了一些,但眼中对未知的兴奋和一丝紧张依旧存在。
“林队长,各位,”李文抱着一个厚重的战术平板,向众人介绍情况,“根据我们最新的能量模型分析,‘泰坦之心’目前大致活跃在断脊山脉主脉下方,深度约在地下八百到一千两百米之间的一片复杂岩层结构中。它的移动轨迹虽然缓慢,但并非毫无规律,似乎受到地底能量脉络的影响。”
他调出三维地图,上面用醒目的红色标记出一条蜿蜒曲折的疑似路径,路径的终点指向一片被标记为“未知”的广阔区域。
“我们计划从这个位置进入,”李文指向地图上一个距离之前通风管道出口约二十公里外的山谷,那里有一个被标注为‘裂隙入口’的点,“这里有一条天然的地裂,深度超过五百米,底部连接着复杂的地下溶洞和旧时代遗留的部分地下设施通道,是已知最接近‘泰坦之心’活动区域的入口。”
“我们的任务是,沿着这条路径,找到‘泰坦之心’,评估其当前状态、活性水平以及潜在威胁,并尽可能收集相关数据和样本。”李文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研究所会提供全程的技术支持和部分后方资源协调。但地下的情况瞬息万变,一切都需要依靠各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