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马影业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则公告。
公告的措辞极其标准,标准得像一篇公文范本:
“因影片发行版本出现技术性问题,为保证观众获得最佳观影体验,我司决定自即日起,对电影《药王》进行临时性档期调整,后续上映时间将另行通知,对已购票观众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没有解释,没有多余的话,只有“技术性问题”和“临时性调整”这两个冰冷的词汇。
公告发出还不到半个小时,评论就突破了一万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一条评论简单粗暴,直接用笑声刷了屏。
紧接着,整个评论区彻底沦陷。
“技术性问题?我来翻译一下:因为没人看,所以不上了。”
“最佳观影体验?是指五十块钱请人睡觉的体验吗?那体验确实挺的。”
“临时性调整?我再翻译一下:永久下架。”
“#药王技术性撤档# 这个词条我给满分,资本家最后的体面,就是把两个字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楼上的,什么体面?这是嘴硬!我宣布,技术性是本年度最佳形容词!我上班迟到,是技术性晚起;我考试挂科,是技术性失误;我没钱,是技术性贫穷!”
各种段子和表情包以病毒传播的速度席卷了整个网络。
那张凌夜被P成下跪投降的表情包,被网友们反向操作,P成了顾长风跪在空无一人的IMAX影厅里,抱着一桶爆米花,标题是:《我的观众呢?》。
#幽灵场行动全面胜利#
#民意战胜资本#
#恭喜药王荣获史上最快下架电影#
一个个带着狂欢气息的话题被顶上了热搜榜,牢牢霸占了前几位。
这是一场属于普通观众的胜利,一场用一张张电影票、一次次“慰问”汇聚而成的,对傲慢资本的公开处刑。
与线上的喧嚣相呼应的,是线下影院经理们果决的行动。
就在天马影业发布公告的同一时间,各大院线的排片系统开始了调整。
那些原本被《药王》占据的黄金场次、IMAX巨幕厅,被清空,然后整齐划一地填上了《我不是药神》的名字。
万星国际的王志刚,盯着排片经理操作。
“所有IMAX厅,下午到晚上的场次,全给《药神》。”
“经理,那上午呢?”
“上午也给!我跟你说,就算是早上六点的场,只要你敢排,就有人敢来看!”
幸福蓝海的阿伟在经理群里发了一张截图,是他们影院今天的排片表,从早到晚,除了动画片,几乎全是《我不是药神》的场次。
“兄弟们,我摊牌了,我这叫药神专场。”
群里一片叫好。
“金逸影城-小马”:“跟了!我们老板发话了,这个月奖金就看《药神》的了!”
“横店影城-张胖子”:“何止这个月,我感觉我今年上半年的KPI都有着落了!”
一夜之间,《我不是药神》的排片率,从被压制的不足20%,飙升到了73%。
而市场的反应,比所有人的预期都要猛烈。
排片率公布的当天,《我不是药神》的单日票房直接冲破了两亿大关。
第二天,两亿五千万。
第三天,累计票房正式突破十亿。
在排片高达七成以上的情况下,平均上座率,依旧维持在90%以上。
这意味着,大部分影院的黄金场次,依旧是一票难求。
幻音工作室里,气氛热烈。
“十亿了!凌夜老师!我们破十亿了!”肖雅举着手机冲进办公室,声音都有点颤。
“猫眼专业版预测我们的最终票房是…三十五亿!天啊!三十五亿!”
她扑到凌夜的办公桌前,把手机屏幕怼到他面前。
“你快看!这个数字!我做梦都不敢这么梦!”
韩磊靠在沙发上,拿着手机刷了一遍又一遍票房数据,最后忍不住笑出了声。
办公室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只有凌夜,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盯着电脑屏幕。
屏幕上显示的不是票房数据,而是几个话题的热度曲线。
“别光盯着票房。”
凌夜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兴奋的肖雅安静了下来。
“看看这些。”
他指了指屏幕。
屏幕上,不再是关于电影票房和明星八卦的讨论,而是一些沉重得多的词条。
#天价药到底有多贵#
#穷,是原罪吗#
#慢粒白血病患者生存现状#
这些话题的热度持续攀升,从娱乐圈火到了医疗界,连官媒都转发了相关讨论。
一个医疗科普博主,整理了各种特效药的价格对比,那一个个天文数字,让无数网友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电影里“一瓶药几万块”的真实性。
一位法律界的大V,从法理和人情的角度,重新剖析了电影中对程勇的判决,引发了数万人关于“法外有情”还是“法大于天”的激烈辩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