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发布次日,#为了首歌去看电影#与#夏洛特烦恼#两个话题持续在热搜榜前三霸榜。
然而,就在这股热潮中,开始出现一些质疑的声音。
影评圈知名博主“电影毒舌君”账号发表了一篇长文:《营销天才≠电影大师,请理性期待》。
文章开头就很犀利:“凌夜确实是个营销天才,但别忘了,他是第一次拍电影。音乐和电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门类。”
“大家冷静一下,别被情怀绑架了理智,一首30秒的歌能让你们如此疯狂,那我建议你们去听听完整的专辑,而不是花钱进电影院当冤大头。”
这篇文章迅速被其他影评人转发,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
“说得有道理,凌夜拍电影能行吗?”
“跨界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啊。”
“歌是好歌,但电影是另一回事。”
“凌夜毕竟是第一次拍电影,还是先观望一下吧。”
网上的风向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期待值与不确定性开始激烈对冲,让整个事件的走向变得扑朔迷离。
幻音工作室里,韩磊的手机已经响了一上午。
都是之前拒绝他们的院线公司打来的。
“韩总,我们重新考虑了一下,觉得可以给《夏洛特烦恼》一个机会。”
“韩总,电影上映的事情可以谈谈?”
“韩总,我是华宇院线的,我们对您的电影很感兴趣。”
韩磊听着这些客套话,内心五味杂陈。
之前还说档期已满,现在又主动打电话来,这些人的脸变得比翻书还快。
下午两点,韩磊代表幻音工作室,与几大院线的代表进行线上会议。
屏幕上,五个中年男人西装革履,表情严肃。
华宇院线的代表李总先开口:“韩总,经过我们的商议,决定给《夏洛特烦恼》一个试水的机会。”
韩磊调整了一下摄像头:“那太好了,我们非常期待与各位合作。”
“不过呢。”星美院线的王总接过话茬。
“既然是试水,条件肯定不能按照大制作的标准来。”
韩磊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保持着礼貌:“请说具体条件。”
李总清了清嗓子,给出了条件:“首日排片率不超过8%,这已经是我们能给的最大诚意了。”
“8%?”韩磊皱眉。
“现在网上的热度您也看到了,这个排片率是不是太保守了?”
“热度不等于票房。”银逸院线的张总冷冷地说。
“年轻人在网上喊得响,不代表他们会真的买票进场。”
“而且。”千达院线的刘总补充道。
“8%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很多新导演的处女作,连3%都拿不到。”
韩磊深吸一口气:“那场次安排呢?”
“上午11点前和晚上10点后。”李总说得很随意。
韩磊的火气蹭地上来了:“什么意思?全是垃圾场次?”
“韩总,话不能这么说。”王总摆摆手。
“这叫循序渐进,新电影嘛,总要从边缘时段开始证明自己。”
“没错。”张总点点头。
“等你们证明了实力,自然会有黄金时段。”
韩磊拿出提前准备的数据。
“各位,我这里有详细的网络热度统计。”
“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5亿,抖音相关视频播放总量超过2亿,这种热度在电影中是前所未有的。”
“数据我们都看了。”刘总打断他。
“但是韩总,网络热度和实际票房是两回事。”
“我们做了二十多年院线,见过太多网上火得一塌糊涂,票房却扑街的例子。”
“就是。”李总接过话茬。
“前去年那个《某某日记》,网上热度也很高,结果呢?首日票房不到三百万。”
张总翻了翻手中的资料:“根据我们的专业分析,网络营销转化率通常不超过15%。凌夜虽然在音乐圈有影响力,但跨界风险很大。”
“我们给出的条件,已经考虑了这种不确定性。”王总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8%的排片率,对于一个新入行的制片人来说,真的很不错了。”
韩磊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无力感。
这些人拿着“专业术语”和“行业经验”,把他们的诉求轻松化解。
什么上座率风险,什么营销转化率,什么新导演定律,一套一套的理论,听起来都很有道理。
但韩磊心里清楚,这就是资本巨头对新入局者的降维打击。
“那分账比例呢?”韩磊还想争取一下。
“制片方40%,院线方60%。”李总说得很快。
韩磊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40%?市场标准不是五五分吗?”
“那是对于成熟的制片方。”刘总面无表情。
“新制片方的风险更大,分账比例自然要调整。”
“这是规矩。”张总强调道。
韩磊握紧了拳头:“各位,这样的条件,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