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办事效率确实惊人。
第二天上午十点不到,厚厚一沓合同就送到了工作室。
韩磊戴上眼镜,逐条审查每一个条款。
投资款项、回报比例、对赌条件,每一个条款都严谨到位,连“场记小陈”的工作职责都写得明明白白。
最关键的是,资金路径清晰透明,完全符合正规商业操作的标准。
韩磊悬着的心总算放下大半。
“看来这位陈小姐确实不简单。”
他合上合同,表情轻松了许多。
“光是这份合同的专业程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
凌夜点点头,目光已经转向下一个挑战:“现在资金到位了,该找人了。”
韩磊立刻来了精神。
拿着刚到手的一千七百万的预算,他信心满满地掏出早就准备好的“黄金名单”。
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影视圈知名导演、摄影师、美术指导的联系方式。
“这回咱们算是有底气了。”
韩磊摩拳擦掌。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我就不信这帮人能对钱没兴趣。”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第一个电话打出去,对方听到是凌夜的项目,立刻就说档期排满了。
第二个电话,对方说正在考虑转行做综艺。
第三个电话,对方直接说家里有急事,近期不接活。
韩磊越打越心凉。
这些理由千奇百怪,但核心都一样——不想合作。
到了下午,韩磊已经把“黄金名单”上的所有人都联系了一遍。
结果是清一色的拒绝。
他瘫坐在工作室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那张写满叉的名单,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是钱的问题。”韩磊苦笑着摇头。
“是凌夜的名字在影视圈已经被贴上了标签。”
“什么标签?”江沐月好奇地问。
“不专业,高风险。”韩磊语气沮丧。
“在这些老江湖眼里,音乐人跨界拍电影就是在胡闹。”
凌夜静静听着,表情没有任何波动。
他走过来,从韩磊手里拿过那张写满叉的名单,平静地将其翻了个面。
“这份名单错了。”
凌夜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却带着锐利的光芒。
“我们找的不是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人。”
他拿起笔,在空白的纸面上写下几个字。
“我们要换一个思路。”
“去找那些因为太大胆、太固执、太有棱角而被别的剧组放弃的人。”
韩磊愣了愣,随即眼前一亮。
“你的意思是…”
“没错。”
凌夜嘴角微微上扬。
“既然正规军不愿意跟我们玩,那就组建一支雇佣兵团队。”
“找那些有才华但不被主流认可的人,找那些被圈子边缘化的异类。”
“他们需要机会,我们需要人才,互相成全。”
按照这个思路,韩磊很快锁定了第一个目标。
电影学院导演系应届毕业生,顾飞。
这个名字在业内小有名气,但不是因为成功,而是因为争议。
他的毕业作品《囚鸟》技惊四座,拿了不少学生电影节的奖项。
但同时,也因为风格过于前卫、叙事实验性太强,被所有影视公司拒之门外。
“太艺术了,不商业。”这是投资方给他的统一评价。
现在的顾飞,正在一个小成本网剧剧组当助理导演,被副导演呼来喝去,干着最苦最累的活。
凌夜和韩磊找到他的时候,顾飞正在片场搬器材。
“顾飞是吧?”
顾飞转过头,看到一个气质出众的年轻男人站在他面前。
“你是?”
“凌夜,我有个导演的工作,想找你聊聊。”
顾飞愣了愣,然后苦笑:“凌夜?那个音乐人?兄弟,别开玩笑了,我现在连助理都当不好。”
“我不需要你的思想,只需要你的技术。”凌夜的话很直接。
“剧本、分镜、演员,我来定。”
“你,负责把它们变成画面,干不干?”
顾飞被这种强势的态度震住了。
凌夜从包里拿出一沓文件,递给他:“这是剧本和分镜头脚本,你看看。”
顾飞接过文件,随手翻开。
下一秒,他的瞳孔猛地收缩。
这些分镜头画得太专业了!
每个镜头的构图、景深、运镜方式,甚至连光影效果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种专业程度,比他见过的很多科班导演还要厉害。
“这是你画的?”
顾飞的声音充满不可置信。
“嗯。”凌夜很平静。
“怎么样?”
顾飞继续翻页,越看越震惊。
这个叫凌夜的音乐人,对电影的理解深度远超他的想象。
“你真的只要我按照分镜拍?”
“对。”
“不要我加入自己的想法?”
“不要。”
顾飞看着手中的分镜,内心在疯狂挣扎。
作为导演,他当然想要创作自由。
但现在的他,连当助理都被人呼来喝去,哪里有选择的余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