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里,韩磊变成了一个行走的碰壁机器。
西装革履的他穿梭在东韵州大大小小的投资公司。
从知名的风投巨头到偏僻写字楼里的小作坊,每一次开场都是满怀期望,每一次结束都是落寞而归。
第一天,“华兴资本”的投资总监听完故事梗概后,笑着摇头:
“韩经理,故事确实不错,但跨界风险太大了,音乐和电影是两个世界。我们更倾向于投资有经验的团队。”
第二天,“天使投资”的合伙人更直接:
“凌夜?那个网上被骂得狗血淋头的音乐人?我们不做这种高风险项目。现在投他,就是跟钱过不去。”
第三天,“创新资本”的经理甚至连会议室都没让韩磊进:
“抱歉,我们最近资金紧张,没有新的投资计划。”
话音刚落,韩磊就看到隔壁会议室里正在热烈讨论另一个项目。
……
到了第七天,韩磊走进了“启航创投”。
这是一家位于老旧写字楼十二层的小公司,办公室里弥漫着廉价咖啡的味道,墙上贴着激励标语“梦想起航,创新无限”。
投资经理是个三十出头的胖男人,叫刘建国,穿着皱巴巴的衬衫,桌上摆着半瓶可乐和一袋薯片。
“韩经理是吧?坐坐坐。”
刘建国热情地招呼着,眼里闪着狡黠的光。
韩磊照例开始介绍项目,刘建国全程点头称是,时不时还发出赞叹声。
“哎呀,这个故事太棒了!现在就缺这种有内涵的电影!”
“夏洛这个角色设定太妙了!观众肯定买账!”
韩磊心中一喜,以为终于遇到知音了。
直到他说出“项目负责人是凌夜”这几个字。
刘建国的笑容瞬间凝固,然后爆发出夸张的大笑。
“哈哈哈哈!韩经理,您这是来砸场子的吧?”
刘建国拍着桌子,薯片袋子都震掉了地上。
“一个写歌的也想拍电影?这年头什么人都敢做电影梦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隔间外的其他员工都探头过来看热闹。
“韩经理,您这是把我们当傻子呢?还是星辉娱乐没人了?”
“让一个音乐人拍电影,这不是开玩笑吗?”
韩磊的脸涨得通红:“刘经理,您刚才不是说故事很好吗?”
“故事好归故事好,但谁负责是关键啊!”
刘建国站起身,丝毫不掩饰脸上的嘲讽。
“就凭现在网上那些骂声,你们这电影拍出来也是扑街!”
“我劝您啊,回去告诉凌夜,老老实实写歌得了,别瞎折腾了!”
韩磊握紧了拳头,但最终还是强压住火气,默默收拾资料离开。
走出启航创投的大门,韩磊在楼下的台阶上坐了很久。
夕阳西下,他感觉自己就像个小丑,把团队最珍贵的梦想当成商品去叫卖,却被一群势利眼踩在脚下。
他掏出手机,看着通讯录里那些已经被他标注为“已拒绝”的联系人,心情沉重如铅。
七天时间,十几家投资公司,没有一家愿意相信他们的项目。
另一边,阿曜这几天也没闲着。
通过朋友介绍,他联系上了一位叫王靖的文艺片导演。
王靖四十多岁,拍过几部口碑不错的小成本电影,在圈内有一定声望。
两人在咖啡厅见面,阿曜详细介绍了《夏洛特烦恼》的剧本。
“这个故事太棒了!”王靖眼睛发亮。
“现实主义色彩浓厚,又有奇幻元素,很有拍摄空间。”
“而且主题深刻,不是那种纯粹商业化的俗套。”
“王导演,您愿意接这个项目吗?”阿曜小心翼翼地问。
“当然愿意!这样的好故事可遇不可求啊!”
两人相谈甚欢,甚至开始讨论具体的拍摄手法。
王靖当场表态:“给我三天时间考虑一下档期,我们很快就能签约。”
阿曜兴奋地回到工作室,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
结果第二天晚上,王靖就发来了一条信息:“很抱歉,我刚接了一个新项目,时间冲突,下次有机会再合作。”
阿曜看着手机屏幕,整个人都懵了。
他哪里知道,就在昨天晚上,王靖接到了圈内一位大佬的电话。
“老王,听说你要接凌夜的项目?”
电话里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是影视圈资深制片人张华强。
“张总,您怎么知道的?”王靖心里一慌。
“这圈子就这么大,什么消息传不到我耳朵里?”
张华强冷笑道:“老王,你脑子进水了吧?现在全网都在看凌夜的笑话,你还要凑这个热闹?”
“张总,但是故事确实不错啊…”
“故事好有个屁用!”
“没人投资,没有宣发,没有院线支持,拍出来也是炮灰。”
张华强的声音越来越严厉:“你看看现在网上怎么说的?一个音乐人拍电影,这就是个笑话!”
“你要是沾上这个项目,以后在圈里还怎么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