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只见在那,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的内部,分子级别的暗流,在地球岩层间悄然涌动。
此刻狡猾的吞天巨狼化作的纳米集群,正以量子隧穿般的速度穿梭,钛铁矿晶体在它体表擦出蓝白色的能量火花——这是它关闭引力源后仅存的物理交互痕迹。
它那看似无序的移动轨迹里藏着精密算计:沿着地幔对流的薄弱带蛇形前进,每一次转向都精准避开地核磁场的监测节点。
当穿过莫霍面的瞬间,集群突然收缩成针尖大小的银灰色液滴,像一颗被洋流裹挟的深海珍珠,穿透了地壳与海洋的最后界线。
在海洋那深邃无垠的怀抱中,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世界——海底深渊。
当你缓缓潜入这片幽邃之地,仿佛踏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幻之境,这里的奇异景色与生物,无不挑战着人们对自然的认知。
越往深处,光线愈发微弱,仿佛被一层厚厚的墨幕所笼罩。
然而,就在这近乎黑暗的世界里,却绽放着如梦如幻的光芒。
一些不知名的珊瑚,像是从星辰上掰下的碎片,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如盛开的巨大花朵,花瓣轻盈地在水中摇曳。
有的似错综复杂的枝丫,向四周伸展,每一处的纹理都细腻而独特。
这些珊瑚不仅是海底的装饰品,更是无数微小生物的家园,它们在珊瑚的缝隙间穿梭游动,如同点点繁星在银河中闪烁。
在珊瑚礁的附近,生长着一种名为“海之羽”的植物,修长的叶片如同轻盈的羽毛,泛着淡淡的荧光,随着水流轻轻摆动,仿佛在演奏一场无声的舞蹈。
叶片上布满了微小的发光点,这些光点时明时暗,像是在诉说着深海的秘密。
而在这片奇异的景色中,更活跃着各种奇特的生物。
有一种被称为“幽灵水母”的生物,它们的身体透明如玻璃,在黑暗中散发着幽蓝的冷光,如同幽灵般在水中飘荡。
它们的触须细长而柔软,如同漂浮在水中的丝带,上面布满了闪烁着微光的刺细胞,这些刺细胞不仅是它们捕食的武器,也为它们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海底的泥沙中,偶尔会探出一些形似蜗牛的生物,名为“晶壳螺”。
它们的外壳晶莹剔透,像是用最纯净的水晶雕琢而成,在微弱的光线下折射出迷人的光晕。
当它们缓缓爬行时,外壳上的光芒如波光粼粼的湖面,令人目眩神迷。
更引人注目的是“电光鱼”,这种鱼的身体两侧分布着一排排发光器官,能够发出强烈而变幻的电光。
它们在黑暗中穿梭游动,就像一条条游动的霓虹灯,为这片黑暗的海底深渊带来了灵动的色彩。
当它们聚集在一起时,仿佛是一场盛大的灯光秀,各种颜色交织闪烁,美不胜收。
在海底的巨石下,还藏着一种神秘的“深海蟹蛛”。
它们的身体扁平,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八只修长的腿上布满了绒毛,这些绒毛不仅能感知周围水流的细微变化,还能捕捉水中的微小生物。
它们的眼睛如同两颗闪烁的红宝石,在黑暗中透露出一种诡异的光芒。
海底深渊,这片充满未知与神秘的世界,每一处景色、每一种生物,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去发现,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奇妙与海洋的深邃。
海底深渊在眼前展开。马里亚纳海沟的海沟顶部,硫化氢热泉正喷吐着黑烟,在幽暗海水中凝结成金色的硫化物烟柱。
吞天狼化作的液滴在热泉口上方悬停三秒,突然膨胀成青灰色的梭形躯体——一只体长不足三十厘米的招潮蟹,螯足却泛着暗物质特有的紫黑色光泽。
它那对复眼转动时,瞳孔里闪过十二重引力透镜效应,将方圆十公里内的生物信号尽收眼底。
咔嚓。右螯轻叩海底玄武岩的瞬间,蟹嘴突然张开成三维旋涡状。
半径两公里内的海沙骤然掀起,1.2亿只通体透红的磷虾被无形力场束缚成旋转的生物 tornado( tornado)。
这些在深海热泉旁繁衍的端足类生物还没来得及摆动附肢,就被压缩成直径不足半米的生物球,如子弹般射向蟹口。
整个过程持续0.7秒,海水中只留下磷虾被剥离的几丁质外壳,像雪花般缓缓沉降。
又是这种空间折叠术!晶晶化作的蟹虎鱼尾鳍拍击水流,身体在超临界水中划出蓝绿色光轨。
六只体长两米的深海鱼形生物呈六边形包抄而来,鳞片上流转着微型黑洞特有的霍金辐射光晕。
当吞天狼再次张开蟹嘴,准备吞噬更远处的磷虾群时,晶晶突然横向摆动尾鳍,一道密度高达每立方厘米10^18个粒子的水幕墙拔地而起,将2.3亿只磷虾与那道贪婪的引力场隔绝开来。
六道身影同时撞在水幕内侧。亮亮化身的蟹虎鱼用尾椎骨抵住海床,背鳍展开成三十片锯齿状能量刃,将反弹回来的磷虾群精准推回栖息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