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大顺皇帝李闯王的手下大将军,也是大顺朝的三大谋士,李闯王最早谋士的李岩将军。
面对吴三桂投降清朝,放清兵入关,刚刚打入京城,灭亡大明的大顺王朝,即将要被吴三桂联手清朝,大败于山海关下的严重危局。
他提出了加大筹码,策反吴三桂,从而使局势发生逆转的妙计,并请李闯王快速果断决策时,想不到这时的李闯王,居然做出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只见他面对这个李岩将军的,有可能是唯一能拯救摇摇欲坠的大顺王朝的妙计,他居然仍然在犹豫不决半天后。
他又大叫道:“宋军师何在?快去请宋军师来,为朕算上一卦。算一下这策反吴三桂究竟是好卦还是凶卦?”
李岩将军一听,这么重大的决策,李闯王居然想通过算卦的方式,来决定实施与否。
不由一下子心里拔凉拔凉的。都什么时候了,你李闯王面对大顺朝的危局,就不能拿出点一代雄主的样子,来一次自我决断吗?
这么重大的事项,这关乎到大顺王朝生死命运的决断,堂堂一国之主,居然要把它像游戏、儿戏一样交给卦象去决断,真是愚蠢至极呀!
然而李闯王连问几声:“宋军师何在?宋军师何在?快请宋军师速速前来议政。”时,下面的人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答话的。
末了,还是刘宗敏壮着胆子,上前答道:“这个闯王大哥呀!这个宋军师前阵子请假说,家中老母病重,说是去料理老母的后事。已离开京师好些日子了,还没回来呀!”
“陛下大哥呀!你看这件事事关重大。你作为大顺国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就由你做决定吧!不要再算卦了吧!再说现在算卦,宋军师不在,也没人算呀!”
李闯王一听:“什么?宋军师居然还没回来。还让我决断?以前每遇什么大事,不都是宋军师为朕算卦把关,而决策的吗?”
“让我决策,万一违背了上天旨意又该如何是好?不行!这绝对不行!”
“嗯!罢了!既然宋军师不在,那就速请牛丞相前来,速为朕算上一卦吧!快!速请牛丞相,牛金星大人火速前来议政。快!”
李岩将军听了,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急忙上前跪倒在李闯王脚下道:“闯王陛下呀!”
“国家大事,理应由臣子辅佐,君主决断呀!世上哪有把国家大事交给臣子,用算命的方式决断的呀!”
“再说了,闯王陛下呀!你让牛丞相留守京城,准备你的登基大典的事!他本没有随我们的讨伐大军,来到前线呀!”
“就算十万火急,八百里加急地你把他请来,给你算命决断的话,最快也要两天之后。”
“只恐怕到时候黄花菜都早凉了,清兵都全线攻上来了,我们已无法抵抗了呀!闯王陛下呀!”
李闯王听李岩将军这么一说,这才想起自己的宠臣牛金星,牛丞相此刻正留在京城,为他准备正式的登基大典,而没有随军前来呀!
可他依然死鸭子嘴硬道:“李岩大将军呀!你怎么可以长别人志气,灭我大顺军的威风呢?”
丷以我大顺朝几十万大军的能力,难道就不能阻吴三桂和清兵,于山海关下十天半月吗?”
“所以李岩大将军,这事莫急,莫急!还是速请牛丞相前来,为朕算上一卦吧!”
“这不算卦,不听从上天的旨意,朕心里没底呀!来呀!京城八百里加急,速请牛丞相前来议政!”李闯王说完,向手下吩咐道。
可就在这时,突然李闯王中军帐外,又一下子杀声四起,炮火连天,刀光剑影起来。
原来是兔墩墩大元帅天神下凡,用定身法定住双方交战的百万大军的时辰已到,他们此刻又一下子全都复苏后,又一下子开始激烈地厮杀起来。
李岩将军一听完了,急忙又向李闯王进谏道:“闯王陛下呀!请火速增兵,先打退吴三桂和清兵的进攻再说吧!”
李闯王一听:“宗敏呀!带预备队上!”
刘宗敏一听,叫了声:“得令!”之后,便率预备队迎战去了。
这时李岩将军继续道:“闯王陛下呀!吴三桂和清兵势大,我军久疏战阵,恐难抵挡呀!”
“请闯王陛下速命牛丞相率京城守军,速来增援,也许我军拼死一搏,能暂时打退清兵呀!”
李闯王一听,发怒道:“不行!京城事关重大。你让朕派京城守军,来增援,万一一京城空虚,被南明夺回去,你让朕回去到那里去落脚呀!这绝对不行!”
“可京城有二十万精锐大军呀!调十万来应个急,也好与清兵抗衡呀!”李岩将军仍然据理力争!
可李闯王却说:“不行!这绝对不行!我说了不行,它就不行!京城守军绝对不能动,一动那些前明的刁民,岂不是反了!要调也要调陕西西京方面的大军来呀!”
李岩将军一听,头马上又大了起来。这陕西西京的大军,离这儿好几千里呢!这不是远水难解近渴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