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刚落,天边还泛着一层淡黄,老夫子扶着陈小姐走到小区门口。她走得慢,脚步有些沉,手一直搭在小腹上。
他没说话,目光扫过路边的花坛边缘。金手指的界面在眼前一闪,几组数据快速滚动——地砖受力异常,摩擦系数低于安全值,油渍残留成分分析中。
三秒后,结果跳出:人为涂抹,非自然渗漏。
他眉头一动,不动声色地把人往内侧带了半步,“这边干净些。”
陈小姐嗯了一声,没多问。她最近习惯了他这种突如其来的路线调整,就像习惯他总在包里塞保温杯、总提醒她别坐太久一样。
等把她送进楼道,电梯门关上前,老夫子才拿出手机,调出刚才那段十秒的路面扫描视频,标记三个红点,一键转发给秦先生。
“东区绿道南段,三点布障,手法和上次医院门口那个灰夹克一致。”
发完消息,他转身走回街角。那块松动的地砖还在原位,旁边一摊暗色油迹正慢慢反光。
他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一枚五毛硬币,轻轻压在砖缝上。硬币微微晃动,像钟摆。
第二天清晨六点,大番薯顶着三根头发出现在东区绿道入口。他穿了件印有“社区服务队”字样的马甲,手里拎着一个橙色工具箱。
“按你说的,放垫子。”他对着耳机说,“还得拍视频?”
“拍两段。”老夫子声音从耳机传来,“一段正常铺,一段假装失误,把工具箱打翻。”
“哦。”大番薯点点头,自言自语,“装笨是吧,这个我会。”
他走到绿道中央,开始铺防滑垫。动作笨拙,箱子一歪,螺丝钉洒了一地。他弯腰捡,摄像机悄悄对准地面,把那块涂了油的地砖拍得清清楚楚。
做完这些,他扛着空箱子走远,临走前还大声喊了一句:“今天没人来散步啊!”
声音在空荡的绿道上传出好远。
老夫子坐在家里,盯着监控屏。时间跳到七点零二分,一个穿灰色夹克的男人出现在路口。他左右张望,快步走进绿道。
镜头拉近,正是昨天跟踪的人。
男人蹲下,掀开刚铺好的防滑垫,从兜里掏出一瓶液体,沿着地砖缝隙倒下去。接着又从鞋底抽出一根细线,绑在两根路灯杆之间,位置刚好到成年人膝盖高度。
他做完这些,退到树后观察了一会儿,才掏出手机拨号。
电话接通瞬间,老夫子启动录音程序,同时让系统模拟基站信号,把通话内容完整截留。
“头儿,垫子被换了,但他们好像不知道。”
“我加了料,线也设了,等她们过来肯定摔。”
“要是有人看见呢?”
“就说地太滑,意外。”
通话结束,老夫子把音频拖进分析框。三秒后,声纹比对完成,匹配度98.6%,关联账户信息浮出水面——开户人姓名虽假,但IP地址与老赵名下某建材公司报销系统登录记录一致。
他关掉窗口,打开社区公告栏后台,编辑一条新消息:
“孕妈健康团今日晨练通知:时间7:30,地点东区绿道南段,请准时参加。”
发布成功,时间设定为七点整。
他自己都还没看到这条消息,对方就已经行动了。
七点二十八分,灰夹克男子再次出现。这次他没动手,只是躲在灌木丛后,眼睛死死盯着入口方向。
七点三十五分,广播响起。
“请注意,前方施工区域存在安全隐患,请相关责任人立即整改。”
声音不大,但清晰。男子猛地抬头,四下张望。
下一秒,他手机震动。
一条匿名短信弹出:“你踩到了第3块红砖,监控已记录全过程。”
他脸色变了,立刻拨通老赵电话。
“他们知道是我们干的!”他压低声音,“怎么办?撤吗?”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传来一声冷哼:“慌什么?谁敢证明是你做的?”
“可他们……”
“闭嘴。”老赵打断,“你现在就走,别回头,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男子挂了电话,转身要走,却一脚踢到地上那根绊线。线一紧,绑扣松开,整条线啪地弹回路灯杆。
他愣住,低头看脚。
就在这时,头顶的摄像头红灯闪了一下。
老夫子摘下耳机,喝了口凉茶。
秦先生的声音从另一端传来:“人走了,路线已锁定,下一步怎么收网?”
“不急。”他说,“他跑不了。”
他打开电脑,把所有证据打包:路面扫描图、油渍成分报告、视频片段、通话录音、短信截图、声纹比对结果,全部加密上传至五个不同平台。
做完这些,他又调出老赵过去三个月的行程表。每天早上九点出门,固定路线,车停在公司楼下,保安打卡记录齐全。
但他注意到一件事:每周三下午两点,老赵都会单独去一趟城东的旧办公楼。不是开会,不见客户,每次停留不超过二十分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