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站在电梯间外,手指还搭在门框上。刚才大番薯说的那串账户号码在他脑子里转了三圈,越想越不对劲。他转身往回走,脚步比来时重了几分。
办公室灯还亮着,桌上那份演讲稿复印件已经收进抽屉,但电脑屏幕刚被唤醒,邮箱里那封没名字的邮件依旧停在最上方。他盯着看了两秒,点了进去。
内容只有三行字:
“897开头,304结尾。”
“经手三次跳转。”
“终点未明。”
发件人编号是一串乱码,看不出来源。他把信息复制下来,打开金手指系统,导入资金流向分析模块。进度条跑了一分钟,跳出一个红色标记——某个离岸支付网关曾在四天前短暂接入该账户,停留时间不到两小时,之后信号彻底消失。
这不像逃跑的人会做的事。正常跑路都恨不得把钱藏得越深越好,哪有还主动连一次公网的?
他坐直了些,从抽屉底层摸出一张SIM卡,插进备用手机,拨了个很久没打的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起,那边声音低沉:“你找我,事不小。”
“老林。”老夫子说,“有个活。”
“说。”
“查一个人。姓赵,以前跟我打过交道。最近动过一笔钱,账户897开头,304结尾,经过离岸网关中转。我要知道他现在在哪,做什么。”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这种人,通常不想被人找到。”
“所以他更得被找到。”
又一顿。纸张翻页的声音传来。“行。先调线人网络,跨境追踪至少三天起步。你要实时更新?”
“每周一次简报,加密通道发我备用号。”
“可以。不过提醒你一句,东南亚那边最近风声紧,不少技术掮客在那边扎堆。要是他真过去了,估计不是躲,是在找人。”
老夫子没立刻回话。金手指刚好完成模拟推演,屏幕上弹出一句话:【目标行为模式匹配历史反扑阶段前期特征,相似度87.6%】
他笑了下。“那就对了。他从来不怕重新开始,就怕没人理他。”
“你了解他。”老林说,“那我就按‘高危复苏型’建档跟踪。费用照旧,预付一半。”
“明天到账。”
挂了电话,他靠在椅背上,把今天发生的事从头捋了一遍。演讲成功,舆论炸锅,陈小姐约饭,大番薯激动……热闹归热闹,但他清楚,真正麻烦的从来不是台上的掌声,而是台下那些看不见的动作。
而老赵,最擅长的就是等你庆祝的时候动手。
三天后,晚上九点十七分。
老夫子正坐在家里的餐桌旁啃冷包子,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那张专用SIM卡收到消息,一条加密语音。
他戴上耳机,按下播放。
“确认目标身份。”老林的声音传来,“两周前持第三国护照入境某东南亚国家,落地城市为滨海市,租住在西区一栋封闭公寓楼,地址已附在后续文件中。”
老夫子咬住包子皮,没咽下去。
“他用的新名字叫‘赵文远’,登记职业是自由顾问。过去十天内,共接触七名当地华人商会成员,其中三人有技术中介背景。另发现一笔小额转账,金额五万,收款方是一家刚注册三个月的数据服务公司,法人不明。”
语音顿了顿。
“最关键的是,他在五天前预约了一次远程算力租赁服务,租期六个月,用途标注为‘AI模型训练测试’。”
老夫子终于把嘴里的东西咽了下去。
他打开金手指,输入所有已知信息:老赵的习惯、人脉偏好、资源调动节奏。系统开始建模,画面逐渐生成一条波动曲线,最后定格在一个预警区间。
红字跳出:【目标处于资源整合活跃期,具备组织重建能力,预计启动节点在120天内。】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好久,忽然想起十年前那次专利纠纷。当时老赵也是这样,先消失两个月,再突然冒出一家新公司,直接抢走他们八成客户。
一样的套路。
只是这次,他提前知道了。
他拿起手机,回拨过去。
“还在跟。”
“嗯。”老林应了一声。
“继续盯。每月更新动态,重点看他有没有接触咱们这边的人。”
“包括前员工?”
“只要是认识我的,都算。”
“需要设防吗?”
老夫子看着窗外。楼下路灯下有个穿风衣的男人正低头看表,下一秒钻进一辆不起眼的银色轿车。
他知道那是老林的人。
“不用。”他说,“让他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现在不抓他,也不赶他,就看着他忙。”
“为什么?”
“因为有些人,只有觉得自己安全了,才会把真正的计划拿出来。”
电话那头静了两秒。
“明白了。猎人不出手,是因为还没等到猎物松懈。”
“聪明。”老夫子说完,准备挂断。
“还有一件事。”老林突然说,“那个数据服务公司,注册邮箱用的是一个废弃论坛的旧账号,而这个账号最早登录IP,是你公司三年前的内网地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