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把那张机票翻来覆去看了三遍,纸面平整,字迹工整,连折痕都像是用尺子压出来的。他把它夹进笔记本里,合上,放在办公桌最下层抽屉,锁好。
第二天早上,陈小姐刚到公司,前台就递来一个包裹。深蓝色丝带,银色礼盒,卡片上写着“给小雅,别忘了你喜欢的”。
她打开,是一块手表,粉金表盘,皮质表带,正是她半年前在展会上多看了两眼的那款。价格标签还贴着,后面跟着一长串数字。
她愣了几秒,轻轻盖上盒子,抱进了办公室。
中午吃饭时,同事凑过来问:“谁送的?这么贵重。”
“老同学。”她说,“顺手买的吧。”
“哪有同学送这个当礼物的,分明是表白。”
陈小姐没接话,低头喝汤。
老夫子坐在角落工位,听见了,没抬头,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金手指界面弹出。目标人物林承远,行为记录更新:
【08:15】快递发出,收件人陈小姐
【12:30】社交账号发布动态:旧物新识,有些人一眼就够了
【配图模糊,仅见一角相似表盘】
他关掉页面,端起凉透的咖啡喝了一口。
第三天,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快递员,送来一只香水瓶。包装精美,味道清淡,是她在一次闲聊中提过的牌子——当时屋里只有三个人,她随口说了一句“这味儿不错”。
这次她没让助理拆,自己打开,闻了一下,放进了抽屉。
老夫子在系统里看到一条新数据流:
【目标赠礼频率:每48小时一次】
【物品价值递增: 17%、 23%】
【情感唤醒指数:68 → 79 → 85】
他点了根烟,又掐灭。办公室禁烟。
第四天,他提前半小时到公司,站在茶水间假装泡面。陈小姐走进来时,他装作不经意问:“最近是不是总有人找你?”
“谁?”她拧开矿泉水。
“楼下前台说,这几天好几个快递都是你的。”
“哦,朋友寄的。”
“挺频繁啊。”
她看了他一眼:“你觉得有问题?”
“没有。”他摇头,“就是好奇。”
她笑了笑,走了。
他回到座位,调出金手指深层分析模块,输入所有已知信息。系统运行三分钟后,跳出结论:
【目标行为模式确认:周期性情感投放 精准记忆唤醒 公共场景曝光】
【目的:重建情感依赖,削弱目标决策独立性】
【关联风险预警:工作专注力下降,项目进度延迟概率上升至63%】
他盯着最后一行字看了很久。
当晚八点,公司楼下一束花被送上台阶。粉色百合,扎得整齐,花瓣上喷了水珠,在灯光下闪着光。
保安认出来人:“林先生?您又来了?”
“刚好路过。”林承远微笑,“听说她今天加班,就想送点东西,不打扰。”
“可她不让收外面的东西。”
“那你帮我转交一下,就说……我想她了。”
保安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花,上了电梯。
十分钟后,陈小姐发微信给他:“以后别这样了,影响不好。”
林承远回得很快:“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一直记得你喜欢什么。”
老夫子在家里的电脑前,看着金手指同步传来的监控画面。林承远的车停在街角,熄火,但人没下车。他在等回复。
手机震动,系统提示:
【目标停留时长:14分38秒】
【车辆启动时间与短信发送时间差:27秒】
【行为匹配度:高度吻合‘精心设计偶遇’模型】
他关掉视频,打开地图标记功能,把林承远常出现的地点连成一条线——公司门口、她常去的咖啡馆、地铁站B口。像一张无形的网。
第五天,他匿名给行政部发了条内部消息:“外来访客登记需核实身份,非预约人员不得进入大堂。”
下午三点,林承远再次出现在楼下。这次他没带花,也没递东西,只对前台说:“我找陈雅,聊两句就行。”
“抱歉,现在不能接待访客。”前台照着新规回答,“您可以预约。”
他笑了笑,点头离开。
车开走后,老夫子调出他的行程轨迹——先去了银行,取了一笔现金,然后绕到市中心一家私人会所,待了四十分钟。
他截图保存,标记重点。
晚上,他重新打开金手指的情感干预推演系统,把所有数据导入。屏幕上滚动出一段预测:
【下一阶段行为预判:制造公共场合深情告白场景,逼迫目标当众回应】
【高概率发生地:公司年会、项目庆功宴、通勤路上】
【建议应对策略:提前布控,收集证据,反向追踪资金来源】
他停下鼠标,盯着“资金来源”四个字。
这个人不是单纯回来追人的。他太有计划了。每一次出现,每一句话,每一份礼物,都在计算之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