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问完项目交接的事,会议室里的火药味像是被风吹散了一点。有人低头翻资料,有人悄悄看手机,还有人开始小声讨论补偿金的算法。老夫子站在主位前,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正准备往下推进流程。
就在这时,财务部的李强猛地站了起来。
他个子不高,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袖口还沾着一点墨水。他一拍桌子,声音直接炸在所有人耳边:“你们说流程合规?那为什么我老婆刚做完手术,HR就打电话催签离职书?这是人干的事吗!”
没人说话。
刚才还在低声交谈的人全停了下来,连空调的嗡鸣都显得更响了。秦先生立刻抬头看向老夫子,手已经摸到了记录本上。
李强眼眶通红,双手撑在桌面上,指节发白。他的声音有点抖:“她才做完心脏搭桥,医生说要三个月恢复期。我现在走了,谁给她做饭?谁带她复查?公司一句‘系统自动通知’就想打发我?”
有几个人低下了头。角落里一个女员工悄悄抹了下眼角。
老夫子没动。他只是把遥控器放在桌上,慢慢走到李强面前,站定。
“你妻子叫什么名字?”他问。
李强一愣,像是没想到会听到这个问题。
“林……林秀芬。”
“哪家医院?”
“市二院,心内科,三楼B区12床。”
老夫子点点头,转头对秦先生说:“查一下康复协调组有没有对接记录。”
秦先生马上打开平板,手指划了几下,脸色变了:“没有任务派发记录。系统确实发了标准通知函,但没有标记特殊家庭情况。”
老夫子回头看着李强:“你上周提交过家属医疗证明吗?”
“交了!通过内部邮箱,抄送了HR和部门主管!”
老夫子转身走回电脑前,调出后台日志。屏幕一闪,一份邮件记录跳出来,发送时间是六天前,附件是病历扫描件,收件人包括人力资源主管老赵。
“邮件收到了。”老夫子指着屏幕,“但处理人没有做风险标注,也没有转入专项通道。”
他顿了一下,转向所有人:“这意味着,后续所有沟通都按普通流程走,包括离职提醒电话。”
会议室一片安静。
李强的手慢慢松开了桌子,整个人像是被抽了力气。
老夫子走到他身边:“林秀芬女士的主治医生是陈国栋,对吧?康复周期预计十周,术后两周内需要专人陪护。这些信息,系统已经收录,并自动计入补偿权重——你的补偿系数比基准高出40%。”
李强抬起头,眼睛里全是血丝。
老夫子继续说:“现在,我要做三件事。第一,向你道歉。公司流程出了问题,不该让你在这种时候接到催签电话。第二,秦先生马上联系康复协调组,安排专人对接你太太的护理支持。第三,从今天起,你的对接专员由我亲自担任,直到你太太出院。”
他说完,看向秦先生:“现在打电话。”
秦先生立刻拨通号码。两秒后,听筒里传来一个男声:“您好,康复协调组陈主任。”
老夫子接过电话,递给李强:“听听,是不是你认识的那个陈医生?”
李强迟疑地接过手机,贴到耳边。
“……嗯?李师傅?你怎么这个时间打过来?”电话那头的声音很熟,“我是今早才接到特别关注名单的通知,正准备联系你呢。你太太的情况我已经看了,我们这边可以安排每周两次上门护理,药品配送也能走绿色通道……”
李强的手开始抖。
他没说话,只是听着,肩膀一点点塌下来。一滴眼泪掉在手机屏幕上,滑下去的时候留下一道水痕。
他慢慢坐下,手还握着手机,声音轻得像自言自语:“我不是不讲理……我只是怕她没人管……”
老夫子站在他旁边,没说话,也没走开。
过了几秒,他轻轻点头:“我们不怕你们提要求,怕的是你们不说出来。”
会议室重新安静下来。
有人翻纸的声音,有人咳嗽了一声。之前一直沉默的一个男代表抬起头,看着老夫子:“那……其他人也有特殊情况怎么办?”
老夫子走回主位,拿起文件夹:“每个人的档案我们都提前分析过。如果有特殊负担,比如长期照顾老人、孩子在读、重大疾病等,系统都会自动加权,并生成个性化支持方案。刚才只是漏了一个环节——人工确认。”
他翻开一页材料:“接下来,我会逐个念出有特殊支持需求的同事名字,以及对应的帮扶措施。如果发现遗漏,请当场提出。”
他开始念第一个名字。
行政协理阿娟的儿子有哮喘病史,已安排专属医疗顾问跟进;
技术部小林的父亲正在化疗,公司将支付半年交通补贴用于往返医院;
市场部陈工的妻子怀孕七个月,临时住房支援计划已启动……
每念一个,底下就有轻微的骚动。有人点头,有人记笔记,还有一个女员工小声问:“我家住郊区,搬家的话能报销车费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