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杯放在桌角,杯壁上凝着几滴水珠。老夫子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了两下。监控画面里那个IP地址已经断开连接,但系统日志里的虚假记录还在正常同步。
他站起身,拉开门。
走廊灯光亮着,脚步声由远及近。大番薯拎着一袋包子走过来,嘴里还嚼着什么,腮帮子鼓鼓的。
“我带了早餐。”他把袋子放在会议桌上,伸手去摸其中一只,“热的。”
“还没开会?”秦先生从电梯出来,手里抱着一叠文件,外套扣子系错了位。
“等你们。”老夫子走进会议室,打开投影仪。
三人坐下。大番薯把包子一个个摆成一排,像在数子弹。
老夫子调出金手指界面,点击播放按钮。一段录音响起,是灰夹克的声音:“维护时间推迟了吗?”
“这是对方第二次暴露身份。”老夫子说,“第一次是在打印代码之后,第二次就是这句反问。他们以为我们知道得很少,其实我们已经连上了线。”
秦先生点头:“那现在要怎么做?”
“反击。”老夫子按下回车,屏幕上跳出一份文件夹,标题是“证据链001”。视频、截图、IP追踪路径依次展开。
大番薯凑近看:“这些都能用?”
“全链路闭环。”老夫子指着其中一条数据流,“打印记录、声纹比对、邮件转发轨迹,全部指向同一个人——林志远。他是中间传话的,背后还有主使。”
秦先生翻着手里的资料:“舆论那边还在发酵,十几家自媒体换了说法,开始质疑我们的技术团队管理混乱。”
“那是他们的下一步棋。”老夫子切换画面,“等我们忙着澄清,他们就趁机动手。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先发制人。”
“怎么发?”
“先破后立。”老夫子操作金手指,启动模拟推演模式。三种方案浮现在侧边栏:法律起诉、公开声明、反向曝光。
第一种耗时太长,第二种容易被带节奏,第三种风险高但见效快。
“选第三个。”秦先生说,“只要证据够硬,媒体不会只听一面之词。”
“我也这么想。”老夫子确认选项,“但不能一次性全放出去,得分阶段来。”
他转向大番薯:“你负责整理水军账号的行为模式,把那些高频词、固定句式都列出来,我要知道他们是怎么统一口径的。”
“好嘞!”大番薯掏出笔记本,翻开一页写满潦草字迹的纸,“我已经记了些,比如‘客户集体退约’出现了二十七次,‘系统崩溃’用了三十四次……”
“等等。”老夫子突然皱眉,“你说什么时间点?”
“啊?”
“你在汇总表里标的是晚上八点激活后门程序?”
大番薯低头一看,脸一下子红了:“哎呀!我写错了!应该是凌晨两点!我刚才一边吃包子一边改数据,顺手就……”
没人说话。
空气安静了几秒。
然后老夫子笑了。
不是冷笑,也不是讥讽,就是单纯地笑了一声。
“打仗靠脑子,也靠细心。”他说,“下次别边吃边改重要信息。”
“知道了。”大番薯赶紧撕掉那页纸,“我马上重做。”
“不用撕。”老夫子接过笔记本,用金手指扫描页面内容,三秒后生成校正版本,“你看,系统可以自动核对时间戳来源,对比服务器日志和攻击路径,误差不会超过十秒。”
他把新文档投到大屏幕上:“以后这种关键节点,必须双重验证。你可以记错,机器不会。”
大番薯盯着屏幕,认真点头。
秦先生看着两人,也笑了笑:“团队就得这样,发现问题当场解决,不甩锅,也不憋着。”
“没错。”老夫子合上笔记本,“接下来分工明确。秦先生负责对接公关团队,准备对外发布材料;大番薯继续完善水军行为图谱,重点标注传播节点和核心账号;我这边会把‘证据链001’拆解成三个阶段释放包,每一步都卡准时机。”
“什么时候开始?”秦先生问。
“等你们准备好。”
大番薯举起手:“那个……我能提个建议吗?”
“说。”
“咱们能不能给这三个阶段起个名字?光叫‘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听着像做饭步骤,容易混。”
老夫子想了想:“行,你来起。”
“第一个阶段,揭穿他们搞小动作,叫‘掀桌子’怎么样?”
秦先生乐了:“挺形象。”
“第二个阶段,我们公布安全升级方案,叫‘盖新房’?”
“可以。”老夫子点头,“第三个阶段呢?”
“最后一个嘛……”大番薯挠头,“等他们乱了阵脚,我们再补一刀,就叫‘关门打狗’!”
会议室静了一瞬。
然后三个人同时笑出声。
“行。”老夫子收住笑,“那就这么定。‘掀桌子’阶段由我主导,材料今晚必须准备好;‘盖新房’由秦先生牵头,协调技术与公关口径;‘关门打狗’作为备用杀招,不到最后不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