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还亮着,那条系统提醒停留在眼前:【检测到目标人物“老赵”正在上传一份名为《近期董事沟通反馈汇总》的加密文档,来源设备为总部八楼临时终端。】
老夫子盯着那行字,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点了两下,像是敲在节拍器上。
办公室里没人说话。大番薯低头搓着手,指节泛红,嘴里小声嘀咕:“早知道就该把茶泼得更准点……说不定还能顺手拍张照。”
“你现在是小吃店老板,不是特工。”秦先生从门口走进来,手里拎着两个饭盒,“再说了,真要搞谍战,你也得先学会怎么不被监控拍到后脑勺。”
他把饭盒放在桌上,打开其中一个,一股酱香飘出来。
“李婶特制红烧肉,我特意多加了卤蛋。”他说,“吃点东西,别光盯着手机看成筛子。”
老夫子没动,只抬眼看他:“你怎么来了?”
“顺路。”秦先生拉开椅子坐下,“顺便告诉你件事——我今天见着清洁工李阿姨了,就是常在十三楼擦地那位。”
“她怎么说?”
“她说前天下午倒垃圾时,路过财务部后楼梯,听见两个男的说话,声音不大,但有一句听清楚了:‘那份字画已经送到张董家车库,老爷子喜欢山水,这回准能入眼。’”
话音刚落,大番薯猛地抬头:“送礼?!”
“不是‘送礼’这么简单。”老夫子慢慢坐直,“是精准投喂。他知道张董爱收藏,还专门挑山水画,这不是瞎碰运气。”
“可一个保洁阿姨的话,能当证据吗?”大番薯挠头,“万一她听岔了?或者人家说的是挂历呢?小区活动中心每年都送那种‘吉祥如意’大山水。”
秦先生翻白眼:“你见过谁家会为挂历特意提到‘车库交接’?还怕人看见似的走后楼梯?”
“关键是时间。”老夫子调出金手指界面,输入查询指令,“我们拜访张董是昨天上午十一点二十三分,他秘书打电话邀我再次见面是下午三点零七分——中间隔了不到四小时。”
数据流快速滚动,屏幕上跳出几条标记信息。
“而根据系统记录,老赵上传那份《沟通反馈汇总》的时间是昨晚十一点四十六分,内容虽加密,但上传动作本身说明他在整理成果。”老夫子轻敲屏幕,“三件事连起来:我们刚走,张董就主动约见;老赵连夜汇总进展;再加上有人送字画——这不是巧合,是连锁反应。”
大番薯眨眨眼:“所以……我们其实赢了一半?”
“还没开始算赢。”老夫子合上手机,“我们现在只知道他们出了招,但不知道这招有多重、有没有备案。要是贸然揭发,对方一句‘私人馈赠’就能搪塞过去,反而打草惊蛇。”
“那怎么办?装不知道?”
“不。”老夫子看着秦先生,“你明天再去找李阿姨一趟,别提这事,就当闲聊。问问她那天看到的人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有没有提别的细节——比如画是谁送的,车号多少,有没有拍照留念之类的。”
“你还真信群众的眼睛雪亮?”大番薯撇嘴。
“我不信眼睛,我信耳朵。”老夫子说,“尤其是每天在走廊来回六趟、谁都不注意的人的耳朵。他们听过的秘密,比会议室里的纪要还多。”
秦先生点头记下:“我去的时候带瓶蜂蜜水,她最近嗓子不舒服,挺乐意聊几句。”
“顺便打听下张董孙子的情况。”老夫子补充,“读几年级,在哪上学,喜欢吃什么零食都行。我们要比老赵更懂张董的生活节奏。”
“你这是要把人活成一本户口簿啊。”大番薯叹气,“我都想给自己办个档案了,叫《大番薯日常行为观察报告》。”
“你那份我已经写好了。”秦先生面不改色,“标题是《论如何用一杯热茶改变职场格局》。”
大番薯一愣,随即咧嘴笑了。
气氛松了些。
老夫子站起身,走到窗边。楼下停车场依旧安静,那辆灰西装男人开走的车早已不见。阳光斜照进来,映在桌角那份被茶水浸过的会议纪要复印件上,纸边微微翘起,像一页翻到一半的书。
他转身,拿起笔,在新本子上写下一行字:
“突破口:字画”。
然后推给两人看。
“接下来,我们不动声色。”他说,“让他们以为一切照旧。老赵觉得他在布局,其实他已经漏了破绽。”
“可我就不能做点啥?”大番薯举手,“至少让我去趟超市,假装偶遇张董家保姆?听说她每周三买菜。”
“不行。”老夫子摇头,“你现在露脸太多,容易引起怀疑。而且你上次进公司大门差点被闸机夹住,全楼保安都认识你了。”
“那是门太窄!”
“总之,你的任务是继续当个笨手笨脚但心地善良的小吃店老板。”老夫子正色道,“关键时刻,这种形象比西装革履有用得多。”
秦先生收起饭盒,准备离开:“那我先走了,明天上午十点左右去找李阿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