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锦的离开是必然的,唐云可以拦,但也只能拦一次。
唐云没有浪费这次机会,也或许是根本没想拦。
如今的他,他的团伙,他的人脉能量,想要调查出一个人,调查出一些事,不难。
唯独梁锦,即便相处到了现在,在唐云眼里,这家伙还是被包裹在浓浓的谜团之中,令人无法一窥全貌。
对于梁锦的离开,唐云还是多少很惋惜的。
首先,这家伙人品是真的不行,满肚子坏水,就属于是那种套个猴皮筋非说是超薄的王八蛋。
其次,梁锦不听话,只要是没人看着,他肯定会闹点幺蛾子出来。
可无论他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唐云还是可以忍受他,甚至是接纳他,因为梁锦在山林中救了很多人,因为他爱惜军伍的性命,因为他可以用无数阴损的法子去对付大人物,却从来不会刁难饱受苦难的小人物们,他的骄傲,不允许他这么做。
“算了,本就是料到的事情。”
唐云叹了口气,阿虎悄声无息的出现在了他的身后,面无表情。
“崔。”
唐云收拾了心情,道:“将特制的舆图取来,挂在卧房中。”
“小的这就去。”
阿虎匆匆离开,唐云双手背在身后,踱着步,时间一分一的过去,眉头越皱越深。
直到月亮门传来阵阵香气,唐云有些饿了,却未急于去和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饭,而是独自进入了卧房。
阿虎口中的特制舆图,不是山川河流,倒是有城镇名称,只不过在名称旁边还有姓氏。
唐云很快就在舆图上方也就是北地位置找到了“崔”字,很多很多个崔字。
从山林回到雍城后,闲着没事干的唐云,无聊之下为了打发时间,开始研究历史,关于前朝的历史,关于他所在的“历史”中的历史。
“历史”轨迹中,夏、商、周、秦、汉,都有,但很多耳熟能详的人物却不存在于历史之中,缺失了很多,但一定会找到相似雷同的人。
汉朝结束后,没有晋朝,而是另一个朝代,也是篡了汉,叫大齐。
从这开始,历史开始走岔道了,大齐就存在了三十来年,因为得位不正,烽烟起战火燃,群雄亮相高举大旗。
结束乱世的,正是前朝的开国皇帝,也就是姬老二他祖宗,建立了前朝。
从时间线、政治环境、科技水平以及人口数量上来看,大虞朝应该属于是正确历史中的隋朝时期。
唐云研究了好几天,最终发现,历史相差不大,国土面积没有隋朝大,地理位置有变化,大虞朝的位置叫做中州,分东南西北四地十二道。
不过唐云还发现了一件很有趣或是说令他很无奈的事,那就是世家。
很多在历史上特别出名的世家,在前朝和大虞朝,都能找到,或许名字不一样,但基本情况相差无二,也有连名字都一样的,比如孔家,以及崔家!
像崔家这种世家,已经不叫“家”了,叫氏。
在南地,人们不称轩辕家威轩辕家,而是轩辕氏。
如果说南地最有威望的是轩辕家,那么北地最有威望的,便是崔家。
三省之中,除了中书省,门下省与尚书省,都有崔家子弟。
国子监中,也有崔家的人。
鸿胪寺寺卿,崔家直系子弟。
北地三道,崔姓大大小小的官员,足足上百位。
“阿虎,将小甲叫来。”
门口的阿虎应了一声,等了片刻,婓象拿着个小破本本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没等婓象施礼,唐云直接开口:“快问快答,不要思考。”
婓象:“大人是何…”
“大虞朝如今最有名的世家,说出四个,都有谁,快,快回答,快快快。”
婓象一头雾水,连忙说道:“南地轩辕家,北地崔家,西…”
“好,如果有一天两个世家其中一个叛了,谁最有可能叛。”
“催、轩辕二家皆是…”
“没有任何不可能,什么事都有可能,必须选一个,哪个,快说。”
“北地崔家,崔家虽…”
“如果你是中书令,你是陛下心腹,你能左右陛下,你甚至能为朝廷做主,两个世家选一个,选一个一定铁了心忠心国朝的世家,选哪个?”
“崔家。”
唐云不吭声了,挠了挠下巴:“你刚刚不是说,二选一叛国的话,是崔家吗…明白了,正是因为他强大,当敌人就尽快消灭,不当敌人就尽量让他忠于国朝。”
唐云坐在了床榻上,指了指书案旁的凳子:“坐吧,和我说说这崔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婓象刚要坐下,神情剧变:“大人好端端的突然问起了崔家,难道是…”
“听闻每年开春到夏季这段时间,各国使节会入京,到时候我可能会在亲军营中任职,正好鸿胪寺的寺卿不是崔家的子弟吗,正好来找你问问。”
婓象微微松了口气,他还以为前段时间京中出了那么多事与崔家有关。
却不知,他这松气的模样,全部落在唐云眼底,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没有人希望崔家心生二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