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还是没谈妥,唐云无法说服江芝仙。
没办法的事,姜玉武的确是拿不出手。
如果说在南军不被老帅重用,不被将军们尊重,可以解释为姜玉武是空降过来的,大家认为他是来镀金的,带着天然的排斥。
那么和唐云私交极好,依旧没有出头,只能代表这人的确是啥也不是,至少外界是这么认为的。
有一说一,姜玉武行,不是不行,主要是在雍城,在南关,在唐云这群人身边,显得不太行。
让他带新卒练兵,让他冲锋陷阵,他都行。
让他执掌大权,考虑的是战略,而非战术,他彻底不行。
让他服众,让他当领头羊,让他学会独自思考独当一面,根本不行。
当然,这也不怪唐云,江芝仙负主要责任。
江家是有兵法的,有家学的,根本没传给江芝仙。
到了南军,因为是空降镀金,军中将领根本不鸟他,也没办法交流,整天在隼营待着,基本上算是虚度光阴了。
只能说老天爷不给机会,如果唐云再多留半年,姜玉武多在山林中学半年,历练半年,以他的悟性肯定会飞速成长,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
帐中,唐云有点上火了,他觉得自己可能给姜玉武害了。
“阿虎,小姜同学,他…”
唐云挠着后脑勺:“为什么大家都瞧不起他,我觉得他带兵也好,入阵也罢,挺厉害的啊,及格线肯定是达到了,之前去山林他和轩辕尚是一路的,老头也说这小子挺猛。”
阿虎看了眼自家少爷,不知道该怎么说。
水准之上,不假,猛也是真的猛,身先士卒斩敌无数,大家有目共睹。
但是吧,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唐云身上。
如果没有唐云,没有唐云这个团队,姜玉武绝对会获得认可与尊重。
真正的原因,在于姜玉武的参照物是唐云这个团队。
如果姜玉武和唐云私交不好,以他的战绩和功劳,绝对会成为兵部眼中冉冉上升的一颗新星。
错就错在了姜玉武和唐云私交好,但是没融入到核心团队中,这就难免让人下意识以为姜玉武挺厉害,但也只是挺厉害罢了。
唐云的团队,就是一个门槛儿,只要跨过了这个门槛儿,就会进入“顶尖之流”,徘徊在门槛儿前,哪怕徘徊的时间再久,依旧是门槛儿之外,依旧算不得“顶流”,难当大任。
算不得顶流的人,处于门槛儿之外,想要干门槛儿之内的事,那么他必然是不够格的。
“算了,我再考虑考虑吧。”
心烦意乱的唐云坐了下来,拿出小本本翻了几页,勾掉了轩辕二子的名字,思索了起来。
想了想,唐云问道:“之前定的整合无怠营和各部精锐那事,谁负责的?”
“朱尧祖。”
“给他叫来。”
“是。”
阿虎快步走了出去,过了片刻,朱尧祖被带了进来。
“大人,您寻小人。”
“来了。”唐云抬起头,满面微笑:“朱朱啊,问你个事,来,坐,别总那么生分,我还是喜欢战场上你桀骜不驯的模样。”
朱尧祖吞咽了一口口水,略显紧张的坐下了。
“有这么一个情况,今早我问过老四,牛犇和我说,京卫垃圾不是个例,被咱揍的和死狗似的那些京卫,战力差是普遍情况。”
朱尧祖脸上闪过一丝鄙夷,静待下文。
“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也不瞒你,陛下明显对京卫乃至对各营战力不满,十分的不满,军中将会迎来改革,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插手,甚至是主导这次军中改革,我听梁锦说,你不止懂军法,也懂练兵,凡是和军伍有关的事,你都懂?”
朱尧祖双眼一亮,连连点头:“治兵、兵法,不分家,不分家的大人,您带着小人,小人和您一同入京,小人跟定您啦,死都跟着您。”
唐云哭笑不得:“先听我说完,京中的很多将军,各道折冲府的很多都尉,都是野路子出家,带兵作战全靠口口相传的经验,没有经过任何系统的学习,我提出一个设想,将来未必会实现,就是咱俩先聊聊。”
“大人请说,小人洗耳恭听。”
“如果军中进行改革的话,我会极力促成朝廷成立一个类似于书院的地方,只不过讲授的是兵法,如何带兵作战,你朱家的兵法,愿意分享一下吗,就是发扬光大,而不是…”
“噗通”一声,上一秒还坐着的朱尧祖,下一秒跪地上了,咣咣咣咣咣咣咣,六个响头,最后一个都带回音儿了。
“小人愿意,小人千愿万愿,只要有人肯学,小人愿倾囊相授。”
朱尧祖激动的都快哭出来了,这个亏,他朱家后人是吃的够够够够的了。
很多手艺、学问啊之类的,讲究一个传男不传女,内部传承,一代一代传下来。
朱家先祖也是如此,哪怕是内部教、内部传,条件也极为苛刻,结果传着传着,基本就快失传了。
与朱家呈鲜明对比的,则是轩辕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