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督使,正六品或从六品的官职,上朝是能上,得在门口撅着,没办法进入大殿中,只有各部各部叫他了,他才能进去。
但是,在除了朝堂的京中,在地方官场,这位正六品或是从六品的官员,那都不是爷爷辈了,而是祖宗。
首先督使这个官职是一个统称,某某督使,这个前缀某某,可能是地名,可能是钱粮、税银、工料等事。
如果是地名,比如说是赛博坦督使,那么整个星球给京中送去的税银,全都是这个督使负责点验核查的。
如果前缀不是地名,而是特定的工作内容,比如粮务督使,那么就是专管粮务这一块。
其次是督使不是“专职”,而是“兼职”,户部指派的某个人,去地方干这个活。
在干活的同时,他可以调动地方官府的资源,人力、物力,乃至兵力。
督使真正的牛逼之处并不在于他负责什么活,而是为了干成这个活,他是可以上演全武行的。
还是拿赛博坦星球举例,如果督使前往该星球征收税银,这个期间发现有任何人、任何车,有了任何不法行为,没二话,什么霸天虎擎天柱、宇宙大帝红蜘蛛,直接去兵备府拉来二百个辅兵,全部以年检不过审摁那。
雍城和税银没关系,但开矿和户部有关系,因此户部是可以派遣督使过去的。
如果工部是根据题目做出正确答案的话,那么户部就是根据答案做出题目。
司营郎中,是为了让唐云在做事的时候名正言顺。
督使,则是可以让唐云名正言顺的做任何事。
爱,是会转移的。
陈怀远不香了,天子和丢垃圾似的将工部的奏折丢给了周玄,翻开了户部的奏折。
这一看,天子点头不已。
说的满意,写的更满意。
相比工部,户部有一个更大的优势,那就是对雍城的情况更了解,说的再细点,是温宗博对唐云更了解,俩人都通了十来封信了。
因此户部写的更细,还提出了唐云谋划山林后会遇到什么困难,这些困难通过督使这个职位如何解决。
“妙,甚妙。”
天子合上奏折,不止是点头,还是笑着点头。
结果没等天子说让吏部马上批呢,礼部左侍郎站出来了。
也是个老头,纪尙?,六十五岁在古代算是高龄了,走两步都踹,平常也很少上朝,怕死半道上,不过最近出镜率很高,凡是礼部有什么事,都是这老头站出来说。
正常情况,官场都有一个规矩,临退休最后发光发热一次。
如果哪个衙署有谁快退休了,正在走流程,那么他将在最后离开朝堂的这段时间里尽量背锅,尽量挨训,任何不确定的事,也都会充当过河卒。
当然,也看个人选择。
可以这么干,也可以不这么干。
如果这么干了的话,退休之后出了什么事,衙署还罩着你。
如果不这么干,也没人说什么,毕竟大部分官员背靠的就是各自的家族,也轮不到衙署去照顾。
纪尙?在礼部属于是老好人一个,既有家族撑腰,也愿意为奋斗大半辈子的礼部最后发光发热一次。
“臣启陛下,老臣以为,雍城及关内之地,当以安民为要、导民为务,至于关外,诸部异族,则需施以教化,务使其化为顺民。”
顿了顿,老头继续说道:“此乃臣礼部职分之内事,唯汉、异言语有别,唐云素已行教化之事,且成效卓然,礼部自不会妄加滋扰,然如工部所奏,名正而后言顺,民为邦本,至关紧要,安民与教化尤是重中之重,故臣礼部荐唐云任司功之职。”
君臣一听这话,想骂人了。
所谓司功,说白了就是负责地方教育问题的,劝学之类的,也负责地方科考选拔,如果哪里出现灾情,则是带着人去安民。
唐云即便领了这司功一职,屁用不顶,他是收买各部,拉拢各部,又不是过去救灾,或是选拔人才。
天子龙颜不悦,语气也有些发冷:“这便是你礼部的章程?”
纪尙?低头恭敬说道:“还请陛下阅过礼部奏折。”
天子似是哼了一声,没好气的要来奏折。
结果这么一看,搓了搓牙花子,嘿,有点意思诶。
按照礼部的说法,这劝学的司功对唐云大有臂助,为何,因谋划山林后,总得沟通吧,想要沟通,要么汉人学异族语言,要么各部异族学汉话。
甭管谁学谁,肯定要调集人力财力,只要有了司功这一职,唐云就能够以“教化”为由调集南阳道乃至南地三道的师资力量。
想要将山林纳为大虞朝的地盘,肯定需要大量的文化人、知识人、专业人士过去“扶贫”,那破地方,正经人也会去,但成了司功的唐云,能够要求,强令要求各城出人。
“倒是有几分道理。”
天子合上奏折,正想着目前这阶段需不需要司功一职时,吏部跳出来了。
要么说人家是吏部天官呢,出来的是个员外郎,没那么多弯弯绕,奏折也不需要天子看,就一句话,直接上强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