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这种行为,拿天子当经验怪刷的,不是没有,很正常。
许多位高权重的臣子们,包括天子,见了所谓的名士大儒,以礼相待,为什么,因为人家出名。
文臣想要高升,主要看出身,看家世,看关系网,其次才看有没有政绩。
即便有政绩,没有出身、家世,这政绩根本算不到你头上。
那么如果出身和家世不好的文臣想要出头,怎么办。
不能急,搞政绩之前,先搞名声。
名声这东西,不能向下,得向上。
就比如一个知府,天天啥也不干,就怼鼓衙役,怼鼓看门的衙役,天天骂,没用,传出去了,人家以为这知府是精神病呢。
但如果这知府天天怼鼓知州呢,没事就跑知州他家门口骂大街,你是贪官、你草菅人命、你欺民害民、田文静我 XXX,我要前往你来时的路…
如果是向上骂的话,那就叫仗义执言,叫做铁肩担道义,叫为民请命。
到了侍郎这个级别,只能骂尚书。
骂尚书,肯定不能骂自己衙署的,那纯纯是脑子有病。
不骂自己衙署的,骂其他衙署的也没意义。
因为侍郎上朝基本上就是干这活的,喷别的衙署,喷别的衙署的尚书,属于是本职工作,本职工作算不得仗义执言。
再往上,喷三省,也不行,三省是真的有实权,说弄你就弄你,人家可不管这个那个的。
尚书不行,三省不行,诶,还有一个行,经验多,爆率高,风险相对也小一些,那就是天子!
臣子喷天子,其实也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事。
因为某件事,臣子看不下去了,站了出来,嗷嗷叫唤,像个发情的泰迪似的,蹦高着叫。
一般这种情况,市面上常见的天子大概率不会计较,甚至还显得有心胸,足够仁德。
当然,也分人,要是碰见那种疯批皇帝,当殿给禁卫叫进来把脑瓜子敲碎,也不是不可能,还没地方说理去。
还好,本朝天子姬老二,登基当皇帝属于是走了偏门儿,加上刚登基,拿他刷名声风险不大。
喷天子,正常。
但是,但是但是,像梁慧这种,天天喷,日日喷,完全不消停的喷,少,少之又少,基本上是病了,最轻的都是绝症。
人家喷,就是一件事,喷一次,完事就算了。
梁慧属于是什么,属于是右手抓着人家的裤衩带提到胸口上了,左手抡圆了就是一顿大耳刮子,上面疼得慌,下面勒得慌,这谁受得了。
就张家一百万贯银票这事,最早就是梁慧在朝堂上公开的,然后揪着这事不放,但凡哪个衙署提到钱粮,提到缺钱,他马上就见缝插针搁那逼逼,要是这一百万贯没送去南关多好,能干多少事如何如何的,多少百姓受益,多少如何如何,仿佛有了这一百万贯大虞朝马上就能成盛世似的。
这种行为完全是作死,也的确让天子恨得牙痒痒。
梁慧能不知道吗,他知道,但他已经沉浸在了掌声之中,迷失在了夸赞之中,声名鹊起让他无法自拔了。
一开始梁慧也没想提人家裤衩带大嘴巴子往死呼,就想着或多或少提一嘴罢了。
谁知他作为第一个提起这事的人,第一个对天子进行质疑的人,没成想,火了!
读书人提起他,哪个不竖起大拇指赞上一声虎逼…赞上一声铁骨铮铮。
攻城战中有一个说法,叫做第一个进去的士兵,出来时一定是带着血的。
梁慧就是这种情况,他在士林人的眼中,那就是开了先河,作为本朝第一个敢光明正大质疑天子的贤良,那必须夸。
也是赶巧了,都知道天子今年肯定得撤裁一批京官,梁慧这个右侍郎就动了心思,他现在是礼部三把手,如果哪个寺卿下去了,如果他有着极大极大的名声,说不定会去九寺哪个衙署当一把手。
不是剧本,突然火了,梁慧始料未及,但既然火了,那必须趁热打铁开始上剧本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梁慧进行疯狂试探了,试探之后就是疯狂作死,直到今天。
“江山为陛下所有,臣子为陛下所任,皆辅陛下安江山者也,今国朝匮乏,需赖钱粮,陛下内库之钱,虽独私所用之资,却当以济国朝之急,若百万贯未散,纵不能彻解北关之厄,亦能救燃眉于一时。”
毫无意外,旧事重提,梁慧出班往那一站,左脸写着不怕死,右脸写着死不怕,低垂双目,看似恭敬掷地有声,实则字字找茬,句句欠干。
“臣斗胆进言,百万贯巨资,岂有转瞬耗尽之理,陛下当速收成命,索回钱财以充国用,微臣再昧死上言,内库已然捉襟见肘,陛下若复得资财,万不可任性妄为,当以国朝为念、天下为重。”
果然是上新活了,这话的意思不是说钱追回来了天子别乱花,而是你天子以后哪怕是有钱了,也不能乱花!
“梁慧!”
天子直接破防,龙颜大怒直呼臣子其名:“宫中内帑,还轮不到你指手画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