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赵菁承所担忧的那般,唐云在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听到了让他心情特别不好的消息后,一定会大发雷霆。
这种大发雷霆不是对自己人,而是会由着性子做一些不理智的事。
果然,唐云在沉默了大约五六秒后,思考到了不能痛痛快快过个年后,尤其是思考到了不能左手经书右手少妇时,霍然而起,大吼一声。
“枪在手,跟我走。”
赵菁承愣了一下:“什么枪?”
“重甲骑卒的骑枪,你说什么枪。”
唐云猛翻白眼,本官想要突击步枪,你有也行啊。
赵菁承吓了一跳,带着一群小动物,最多就是圈踢,让薛豹那群人动手,会出人命。
“怎地还不吃教训。”
曹未羊一边扒拉着算盘,一边淡淡的开了口:“那张昌炎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下一代张家家主罢了,也配你亲自与他交手,轩辕庭、轩辕霓二人的前车之鉴,这么快便忘了吗。”
唐云闻言愣了一下,不太确定的问道:“现在我都这么牛逼了吗,如今的家主之子,未来的家主,都不配让我亲自削他?”
“有资格令你大动肝火亲自露面的,唯有轩辕家,轩辕家二代子弟。”
“哦~~~”唐云乐了,老老实实的坐下了:“也是哈,小小张家,当然不配我亲自动手啦,哈哈哈。”
赵菁承如释重负,微微看了眼曹未羊,心情复杂。
曹未羊的加入,几乎令所有人都很开心,是几乎所有人,不是所有人。
这其中不开心的,就包括了赵菁承,或许也只有赵菁承了。
要知道赵菁承也算是文人,也是玩脑子的,甭管之前混的多没牌面,说句公允的话,他能靠着单打独斗混成了六大营军器监监正,混成了一个在南关军营中管后勤的文臣,已经很厉害了。
唐云等人之所以很少向赵菁承取经,老赵也很少出谋划策,原因还是出在他个人身上。
赵菁承觉得自己不是以唐云为首的暴力团伙核心成员,没资格出谋划策,属于是“降将”。
他越是这么想,越是只听不说,光知道执行不拿主意,唐云这伙人,越误以为他啥也不是。
然后就陷入恶性循环了,大家不听他说,他也更不敢说了。
曹未羊来了后,同样作为玩脑子的读书人,老曹大事小事全包了,提出的很多建议,做了很多决定,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这就让赵菁承心里很不好受了,因为他之前也想到了,就是没敢说。
对曹未羊,赵菁承是佩服的,只是当了太多年的文臣,心里总觉得别扭,认为如果没有曹未羊的话,假以时日,唐云会更信任他,他也会跟唐云走的更远。
赵菁承的别扭,在于曹未羊是全才,正因为老曹是全才,就把应该是赵菁承干的活,也全都顺手包了。
直到现在,直到此时此刻,他对曹未羊是再没有任何一丁点的意见了。
其他小伙伴,认为大家最缺的是和真正肯动脑,考虑周全的人,曹未羊补上了最大的短板。
赵菁承则不这么想,他认为团队最大的短板,是在唐云不动脑时,缺乏一个能够让他动脑,或是不让他冲动的人。
曹未羊,成为了这么一个人,三言两语,让本应由有着性子冲动做事然后产生不可预估后果的唐云,乐呵呵的坐下了。
单单是这一点,就让赵菁承对曹未羊再无意见。
一直以来,赵菁承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唐云太过冲动,太易怒,早晚会闯出塌天大祸,如今有了曹未羊,不但能劝还能哄,着实让老赵大大松了口气。
“曹先生。”赵菁承恭恭敬敬的问道:“依你之意,这张家应如何应对,若是再由他煽风点火下去,怕是各商队当真会再闹上一闹。”
“由着他。”
“由着他?”
“叫他闹。”曹未羊依旧再扒拉算盘,头也不抬:“他不闹,商队如何再起二心,商队不起二心,如何不惹唐大人大怒,唐大人不大怒,如何可在风波平息时以此为由再讹诈商队更多的钱财。”
“风波平息…”赵菁承双眼一亮:“解铃还须系铃人,曹先生的意思是,想到法子应对轩辕家了?”
“没有。”
“没有?”赵菁承傻眼了:“那曹先生怎知会风波平息呢。”
曹未羊终于转过了头:“风波,一定要平息,也一定会平息,教训张家人、教训商队,有何意义,唯有压制住轩辕家方可万事大吉。”
“可你不是说还不知道该如何压制住轩辕家吗?”
曹未羊反问:“难道就因还未想到如何压制住轩辕家,就去打杀张昌炎,打杀商队,做这些毫无意义之事?”
“倒…也是,曹先生所言极是。”
曹未羊干笑一声,听明白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问题的根本在于轩辕家,而不是张家和各家商队,是,现在没想到反制轩辕家的手段,可也不应没想到就直接直接放弃了,做些毫无意义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