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的狂笑之声,传遍了整个新卒营。
新卒们齐齐望了过去,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却也感到开心。
就连这群新卒们都知道,唐云一直在为南军谋划着,一直遇到挫折与麻烦,能如此爽朗大笑,必然又是解决了一桩麻烦事,也必然会让南军的苦日子好上几分。
牛犇兴奋的直搓手:“我这就去将各营主将寻来,你来告知他们这个好消息。”
“我亲自去。”
唐云将圣旨卷吧卷吧塞进了怀里,心情大好,简直不要太好。
牛犇大大的吐出了一口浊气:“陛下圣明。”
唐云嘀咕了一句,陛下也是真的穷。
“走,先去大帅府,和那老登嘚瑟嘚瑟。”
有了圣旨,唐云又开始管老丈人叫老登了。
上了马,牛犇大致说了一嘴,送圣旨的是内侍监的太监,今早入的城,没大张旗鼓,就带俩禁卫,穿的还是便装。
圣旨没明说,太监也没交代什么,意思带到了,苟着,别浪,要不然也不会以这种鬼鬼祟祟的方式将圣旨交给牛犇,而不是大庭广众之下宣读出来。
由此也能看出来,天子是在冒险,这事要是成了,皆大欢喜。
若是没成,并且还惹得朝臣不满,宫中都未必会承认有这份圣旨的存在。
说得再通俗点,赚了钱,宫中见了钱,一切都好说。
要是没赚到钱,还惹了一身骚,不用朝臣找唐云麻烦,宫中第一个弄他。
唐云听懂了,不在乎,他有信心。
谁知一路到了大帅府外,唐云的好心情一扫而空。
大帅府门口停着一辆马车,这种马车,唐云见过,而且上面也有字---轩辕。
“靠他妈,这么快就找来了!”
唐云骂了声娘,翻身下马,牛犇和阿虎的面色也有些不好看。
没着急进去,牛犇询问了一下大帅府守门的军卒,一问之下这才知道,原来昨日夜里轩辕家就来了人,来之前,派人给大帅府送过一封信件,交给宫万钧的,也就是五日前。
守门军卒情况还了解的不少,来的叫轩辕敬,昨夜到了后,宫万钧一直陪着,还设宴款待了一番。
值得一提的是,守门军卒还说宫万钧特意交代了,不准将这件事告知唐云,告知军器监的任何人。
唐云又仔细询问了一下确切时间,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五天前宫万钧为什么将安置犯官之女这事交给他了。
老帅,在为他说情,想要化解他与轩辕家的恩怨。
历来只占便宜不吃亏的老帅,既是没时间,也是不想让唐云闲着牵扯他的精力,这才将安置犯官之女的差事交给了他。
一时之间,唐云心情复杂。
宫万钧回来后,获封国公都没有设宴。
为了一个轩辕敬,为了化解他唐云与轩辕家的恩怨,堂堂国公,堂堂大帅,夜间设宴,亲自作陪。
唐云刚要迈腿进去,牛犇突然拉住了他的胳膊。
回过头,唐云这才发现牛犇满面忧容。
“怎么了。”
“轩辕敬,我听说过。”
“什么来历?”
“非是善男信女。”
唐云哑然失笑,轩辕家,当然没有善男信女了。
牛犇见到唐云不以为意,将他拉到了一旁,详细说明了一下这位叫做轩辕敬的家伙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轩辕敬,轩辕家三代子弟。
世家中,几代几代,不是连死了都算上,就算活着的。
一代子弟,基本上属于是黄土埋天灵盖的年纪,不叫子弟,资历辈分最老的,太爷爷那一辈的。
二代子弟,多是中老年人,轩辕尚就属于是二代核心人物,长老之一。
三代子弟,大多是中青两代,二代子弟的晚辈,比轩辕尚小一辈。
四代子弟都是屁大点的孩子,辈分最小,孙子,重孙子。
在轩辕家与各大世家中,一代那一辈的,大部分都是七老八十,就是个吉祥物,属于是退休状态,几乎不参与家族中的具体事务,除非是长老这种。
拿主意的,做决策的,多是二代子弟,就比如轩辕尚这种。
真正办事的,负责具体事务的,则是三代子弟。
轩辕敬就是三代子弟,而且还是轩辕家直系、核心三代子弟中的佼佼者。
别看这家伙名字中带个敬字,看谁都是笑吟吟的,和谁接触都是恭恭敬敬的,实际上有个外号。
名字可能起错,外号一定不会叫做,虺公子,这就是十年前,也就是他十七八到二十五六岁期间,好多世家给这家伙起的外号。
《说文解字》中,虺,蛇属,细颈大头,色如绶文,大者长七八尺。
《楚辞.招魂》中 “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的 “蝮蛇” 也叫虺。
其实就是小蛇,毒蛇的意思。
到了轩辕家这种体量,很少有外部势力主动招惹,但内部争斗从不会停息过。
轩辕敬的出身不算特别好,在内部来看,不算特别好,他爹是真正的二代子弟,但他娘只是露水妾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