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修仙,既然你修,那仙自然是给修二代
第22章:拜访文化大师
死一生和平依生离开喧嚣的修仙小镇,踏上了寻找隐居文化大师的路途。一路上,山川秀丽,却难掩二人心中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听闻,这位文化大师隐居在云雾缭绕的灵霄峰深处,知晓诸多古老的智慧,这些智慧或许正是让话疗法脱胎换骨的关键。
灵霄峰高耸入云,山间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如轻纱般在峰峦间飘荡。死一生和平依生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艰难攀登,每一步都踩在厚厚的落叶之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山路两旁,奇花异草竞相绽放,偶尔还能看到一些灵动的灵兽在草丛中穿梭。
随着他们不断深入,周围的环境愈发清幽静谧。突然,前方出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溪水上横跨着一座古朴的木桥,桥身爬满了翠绿的藤蔓,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死一生与平依生对视一眼,踏上木桥。刚走到桥中央,一个温和的声音突然响起:“来者何人?为何闯入这灵霄峰深处?”声音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却又辨不清具体方向。
死一生连忙恭敬地说道:“前辈,我们是来自平凡修仙者队伍的死一生和平依生,听闻前辈知晓诸多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特来拜访,希望能向您学习,以更好地对抗修二代的压迫。”
短暂的沉默后,那声音再次响起:“对抗修二代?你们这些小辈倒是有几分勇气。不过,传统文化的智慧,岂是轻易能传授的?”
平依生急忙接口道:“前辈,我们深知修仙世界资源分配不公,无数平凡子弟饱受欺凌。我们的话疗法虽已有小成,但面对强大的修二代,仍需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恳请前辈成全。”
许久,溪对岸的树林中缓缓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身着一袭素袍,手持一根古朴的拐杖,目光温和而深邃,仿佛能看穿人心。老者打量了死一生和平依生一番,缓缓说道:“罢了,看你们二人眼神坚定,不似说谎。跟我来吧。”
死一生和平依生大喜,连忙跟在老者身后。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一座古朴的茅屋出现在眼前。茅屋周围种满了各种草药,散发着阵阵清香。
老者走进茅屋,示意二人坐下,随后说道:“你们所说的话疗法,以言语影响他人心智,倒也与传统文化中的‘攻心’之术有几分相似。不过,这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从中汲取力量,绝非易事。”
死一生迫不及待地问道:“前辈,还请您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该从何处入手?”
老者微微一笑,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古朴的书籍,轻轻放在桌上,说道:“这是《论语心得》,其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道德伦理之理,皆可化为言语的力量。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你将此理用言语传达给他人时,若能让其感同身受,便能触动对方内心。”
死一生翻开书籍,仔细研读起来,平依生也凑了过来。书中的文字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他们沉浸其中。老者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不时为他们讲解书中的难点。
过了许久,死一生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前辈,我似乎明白了一些。这书中所讲的道理,若能巧妙运用在话疗法中,的确能让言语更具说服力。”
老者点了点头,又拿出另一本书籍,说道:“这是《庄子》,其中的逍遥思想、对天地万物的思考,可拓宽你们的思维,让话疗法不拘泥于常规。像庄子所讲的鲲鹏展翅,那种宏大的意境,若能融入言语,便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平凡的力量。”
平依生接过《庄子》,认真阅读起来。她一边读,一边思考着如何将书中的思想与话疗法相结合。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天色渐暗。老者起身点燃屋内的油灯,柔和的灯光照亮了茅屋。他看着仍在专注研读的二人,说道:“传统文化中的智慧,需细细品味,慢慢领悟。你们今日先在此休息,明日我再为你们讲解其他经典。”
死一生和平依生感激地向老者道谢。这一夜,他们躺在茅屋的简陋床铺之上,脑海中不断浮现着书中的内容,久久难以入眠。他们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若能将传统文化与话疗法完美融合,必将在对抗修二代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茅屋的地面上。死一生和平依生早早醒来,发现老者已经在屋外的石桌旁等候。桌上摆放着几本崭新的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老者见二人醒来,微笑着说道:“今日,我将为你们讲解《道德经》。这《道德经》蕴含着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其中‘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与你们的话疗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柔和的言语,却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如同水滴石穿。”
说着,老者翻开《道德经》,为二人详细讲解起来。从“道可道,非常道”的开篇之语,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处世哲学,老者讲得深入浅出,死一生和平依生听得如痴如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