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皇子,重生后天下独尊
吴以明见吴亦枫在朝堂之上屡屡破局,心中嫉恨不已,便决定联合朝堂上的文官势力,给吴亦枫设下一个文斗的陷阱。他深知吴亦枫向来被视为不学无术的废柴,若是能在皇帝和群臣面前让他暴露出这一本质,便能彻底打压他的气焰。
于是,在一次早朝之上,吴以明站了出来,先是恭敬地向皇帝行了一礼,而后说道:“陛下,近日臣听闻民间赋税不均,诸多百姓苦不堪言。儿臣以为,治理国家,当以民生为本,赋税一事,至关重要。听闻五弟对此颇有见解,不如就让五弟为陛下和群臣讲讲,该如何解决这赋税难题。”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众人皆知,这赋税之事,错综复杂,涉及到各方利益,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吴以明此举,分明是想让吴亦枫当众出丑。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微微皱眉,目光投向吴亦枫,问道:“五皇子,大皇子所言,你可听清了?可有应对之策?”
吴亦枫心中冷笑,他知道这是吴以明的阴谋,但他并不畏惧。他从容地出列,向皇帝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儿臣确实对此事有所思考。赋税不均,根源在于地方官员执行不力,以及税目设置不合理。”
说罢,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见众人或是怀疑,或是不屑,心中更是笃定。他继续说道:“如今税目繁多,百姓负担沉重。有些税目,本是为了应对特殊情况而设,却在情况消失后,依旧延续征收,导致百姓苦不堪言。儿臣以为,当对税目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那些不合理的税目,减轻百姓负担。”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一些官员面露不悦,纷纷出声反驳:“五皇子,这税目乃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岂能说改就改?如此做法,岂不是违背祖制?”
吴亦枫不慌不忙,看向那出声反驳的官员,说道:“大人此言差矣。祖宗定下规矩,是为了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如今情况有变,若一味墨守成规,不顾百姓死活,才是真正的违背祖制。”
那官员被吴亦枫怼得哑口无言,面色涨得通红。这时,又有官员站出来说道:“五皇子,即便要改革税目,那也需谨慎行事。你如此贸然提出,可有详细的方案?”
吴亦枫微微一笑,从袖中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折,递给一旁的太监,由太监呈给皇帝。他说道:“陛下,儿臣已将改革税目的详细方案写于奏折之中。方案不仅包括废除不合理税目,还对保留的税目进行了优化,确保税收既能满足国家所需,又不会给百姓造成过重负担。同时,儿臣还建议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管,严惩那些在赋税征收过程中贪污**、中饱私囊之人。”
皇帝接过奏折,仔细翻阅起来,神色渐渐凝重。他越看越觉得吴亦枫的方案可行,心中不禁对这个曾经被他视为废柴的儿子刮目相看。
吴以明见皇帝的神色,心中有些慌乱。他急忙说道:“陛下,赋税之事,关系重大,仅凭五弟这一份奏折,恐怕难以服众。不如再让五弟与群臣辩论一番,以证其方案的可行性。”
皇帝思索片刻,觉得吴以明所言有理,便说道:“五皇子,大皇子所言,你意下如何?”
吴亦枫心中明白,这是吴以明不甘心失败,想要在辩论中再次刁难他。但他丝毫不惧,说道:“陛下,儿臣愿与群臣辩论。”
于是,一场激烈的辩论在朝堂之上展开。群臣轮番向吴亦枫发难,提出各种刁钻的问题,试图让他在辩论中露出破绽。然而,吴亦枫凭借着前世的阅历和重生后恶补的知识,对答如流。他引经据典,从历史到现实,从民生到国家,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得清晰明了,无懈可击。
“五皇子,你说要废除一些税目,可这些税目所征之税,乃是用于国家的各项开支。若废除了,这些开支从何而来?”一位老臣皱着眉头问道。
吴亦枫微笑着回答道:“大人,国家的开支,并非只有赋税这一条途径。如今国家商业繁荣,儿臣以为,可以适当调整商税。对那些暴利行业,如盐铁专卖等,加大税收力度。同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从而通过田赋的增长来弥补废除税目的损失。而且,精简机构,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也能节省一大笔费用。”
又有官员问道:“五皇子,你说要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管,可这监管之人又由谁来监督?若监管之人也贪污**,又当如何?”
吴亦枫神色严肃地说道:“大人,这监管之人,自然要选派清正廉洁、有能力之人担任。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让百姓也能参与其中。若发现监管之人有贪污**行为,严惩不贷,绝不姑息。如此,方能保证监管的公正有效。”
随着辩论的进行,吴亦枫的观点逐渐得到了一些大臣的认可。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个曾经的废柴皇子,如今已然脱胎换骨,有着非凡的见识和智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