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若只是为推行新政、稳定朝局,有青田先生坐镇内阁统筹,以他的威望和能力,徐徐图之,亦非难事。”
臣斗胆一问,为何要晴晴提前安排后世住所?”
隐约感觉到,朱元璋的图谋,远比表面看起来的更加深远和……凶险。
朱元璋闻言,眼神骤然一冷,周身散发出一种凛冽的杀意:
“先生既问,咱便明言。此次,咱不仅要扳倒胡惟庸,更要借他这颗人头,行雷霆手段,彻底碾死整个淮西勋贵集团的蛀虫!”
“唯有将他们连根拔起,才能为后续的新政扫清一些障碍!”
“至于为何要安排后世住所……先生,‘引贼入宫’四字,绝非虚言。”
“届时,宫中必有一场腥风血雨。咱……唯恐刀剑无眼,惊扰甚至伤及妹子。”
“必须提前将她安置在绝对安全之地。而后世,任谁也查询不到!”
一旁的朱标听着父亲这番“深情告白”,嘴角忍不住微微抽动了一下,心中暗自腹诽:
“说得冠冕堂皇……胡惟庸,目标也是皇位和儿臣这个太子,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对母后下手啊!”
“分明是怕母后留在宫里,看见您大开杀戒、血洗宫廷的场面,心里难受,跟您闹别扭吧!”
“啧,这理由找的……我都不好意思点破您。” 当然,这话他只敢在心里想想。
朱元璋似乎察觉到了儿子那细微的表情和飘忽的眼神,轻咳一声,掩饰性地转移话题,对朱标吩咐道:
“标儿,天德和你二弟、三弟、四弟他们都在回京的路上了,等他们到了。咱便下旨,由你监国理政。咱与你母后,要摆驾去凤阳中都‘省亲’。”
特意加重了“凤阳”和“省亲”两个字,随即压低了声音,眼中精光一闪:
“然后,咱会安排一场‘意外’。标儿,你,懂咱的意思吗?”
朱标立刻收敛心神,肃然应道:“儿臣明白!定会配合父皇,稳住朝局,静待鱼儿上钩!”
然而,朱霖听到这里,脸色却瞬间变了!
立刻意识到了朱元璋整个计划中最危险、最不确定的一环!
急忙起身,甚至有些失礼地打断了朱元璋的话:“陛下,此计万万不可!”
转向朱标,“殿下,劳烦您立刻去叫晴晴过来!此事关乎重大,必须从长计议!”
朱标见朱霖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不敢怠慢,立刻起身去饭厅叫来了朱晴。
朱晴匆匆赶来,见殿内气氛紧张,父亲脸色难看,不由得疑惑地问道:
“老爸,父皇,你们这是怎么了?商量什么事这么严肃?”
“陛下的计划是否是,借省亲之名离京,暗中潜伏,诱使叛逆动手。”
“而眼下,能与后世联系的,唯有英儿和晴晴你们姐弟二人之间的心灵感应。”
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陛下计划是不是让英儿留在宫中,作为‘诱饵’的一部分,同时依靠他与晴晴的感应来传递消息、并在关键时刻接引陛下回宫平叛。”
“此举绝不可行!英儿年方三岁,心智未熟,让他身处险境,直面叛军,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陛下,此事关乎皇长孙安危,万万不可儿戏!”
朱晴一听,顿时急了,也顾不得礼仪,连忙对朱元璋说:
“父皇!不可!绝对不可!英儿他还那么小,怎么能让他留在那么危险的地方!我不同意!” 语气坚决,充满了对小雄英的保护欲。
朱元璋看着朱霖父女二人如此紧张朱雄英的安危,心中倒是小小感动了一下。
沉声道:“晴丫头,勿要担心。英儿乃是大明皇长孙,将来要继承这万里江山。”
“为国分忧,临危不惧,乃是他的本分!亦是他的责任! 雏鹰总要经历风雨,方能翱翔九天。”
“不行!不行!” 朱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父皇,道理儿臣都懂!但风险太大了!”
“我还是大明长公主呢,要留也是我留在宫里接应!不能让英儿涉险!”
朱霖见女儿态度坚决,也下定了决心,对朱元璋拱手道:
“陛下,若您执意如此。恳请,由我与小女晴晴留在大明宫中,策应全局。”
“让英儿跟随陛下和娘娘一同前往安全之所。 如此,既可保证陛下和娘娘的绝对安全,也能避免英儿直接面对风险。”
一时间,殿内陷入了僵局。朱元璋要坚持自己的计划,朱霖父女则坚决要保护朱雄英,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就在这时,殿门被推开,马皇后和金萌萌领着弄好了第一批烤串、小脸上还沾着点调料沫的朱雄英走了进来。
原来她们在外面隐约听到了里面的争执声,放心不下便过来看看。
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大人们都面色凝重。
唯有小雄英,听完大人们复杂的计划和争吵后,歪着小脑袋,眨巴着大眼睛,脸上露出了十分困惑的表情,似乎完全不明白大人们在纠结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