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展的义卖气氛,在朱晴娴熟的主持下,持续升温。
一件件流光溢彩的琉璃器被呈上主持台,又在一片竞价声中寻得新主。价格从最初的几千两,逐渐攀升至数万两。
当那对作为压轴珍品之一的巨型琉璃蟠龙瓶被八名太监小心翼翼地抬上展台时,全场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在特意加强的灯光下,瓶身晶莹剔透,内含的金色蟠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仿佛随时要破瓶而出,翱翔九天。
其工艺之复杂,气势之磅礴,堪称鬼斧神工。
“诸位贵宾,”朱晴的声音也适时地提高了些许,带着渲染力,“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本次展会最为珍贵的藏品之一。”
“——海外琉璃至尊,蟠龙献瑞瓶!此瓶据传汲取日月精华,历时十载方得成品,龙乃九五之尊,此瓶寓意国运昌隆,圣体安康!起拍价——五万两白银!”
这个起拍价本身就足以震慑大多数人。短暂的寂静后,竞拍开始了:
“五万五千两!” 曹国公夫人试图拔得头筹。
“六万两!” 一位掌管盐铁的肥缺官员夫人志在必得。
“七万两!” 沈万三的夫人面色平静地报出高价,显示出惊人的财力。
竞价主要在几位顶级勋贵和巨商夫人之间展开。最终,经过十几轮的激烈角逐,这对象征着无上尊荣与吉祥的蟠龙瓶,被某国公夫人以十二万八千两的天价成功竞得!
压轴的另一件重器,是一座三尺高的琉璃七级浮屠塔,通体流光溢彩,塔身刻满梵文,充满异域风情与神圣气息。
朱晴着重强调了其“镇宅辟邪,福泽绵长”的寓意,尤其适合信佛之家。
这座琉璃塔的竞价同样激烈,最终被一心为家族祈福、出手阔绰的鄂国公夫人蓝氏以九万五千两的价格请回府中。
蓝氏在竞得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或许是想到了早逝的夫君,希望借此宝塔保佑常家子孙平安昌盛。
期间,也有一些小巧精致的琉璃首饰、摆件以相对亲民的价格被多位夫人购得,确保了不少人都能参与其中,满载而归。
义卖环节持续了近两个时辰,当最后一件琉璃器成功拍出后,朱晴请上了户部与内府监的官员,当场核算。
最终,司礼太监高声宣布:“启禀皇后娘娘,诸位贵人,本次琉璃慈善义卖,共筹得善银——三十二万七千五百两!”
这个数字报出,即便在场都是见惯富贵的贵妇,也不禁发出阵阵惊呼!
三十二万两白银,这几乎相当于一个富裕行省一年的赋税收入!
竟在短短半日之内筹集到位,且将用于慈善,这无疑是马皇后仁德感召下的奇迹,也充分展示了这些顶级贵族家庭的惊人财力。
马皇后在太子妃常氏的搀扶下,再次登台,脸上洋溢着欣慰与感动的笑容:
“本宫在此,代陛下,代大明那些即将受到帮助的孤苦百姓,谢过诸位夫人的慷慨解囊,功德无量!此善款,必将涓滴用于实处,定期公示,接受诸位监督!”
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不仅是一场财富的盛宴,更是一次成功的政治宣传和社交活动。夫人们不仅获得了稀世珍宝,更博得了乐善好施的美名,与皇家关系更为紧密。
义卖结束后,便是自由观赏和茶歇时间。御膳房准备了精美的点心和香茗。
夫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欣赏着那些未被拍卖的展品,交流着方才竞拍的趣事,也议论着那位主持得体、神秘莫测的“公主”朱晴。
而此次空前成功的琉璃展,其筹集的天文数字般的善款,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才刚刚开始发酵。
不仅证明了朱晴的能力和马皇后的威望,更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将在朝堂内外,激荡起层层涟漪。
然而,就在这宾主尽欢、展会即将圆满落幕之际,异变陡生!
突然,一名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冲进澄瑞亭,脸色煞白,声音带着哭腔,径直找到掌事宫女红玉,急促地耳语了几句。
红玉闻言,脸色骤变,也顾不得礼仪,快步走到正与几位王妃寒暄的马皇后身边,声音虽低却难掩惊慌:
“娘娘!不好了!西宫方向……佛堂那边……走水了!火势……火势看起来不小!据报,是……是吕夫人礼佛的静室先起的火!”
“什么?!” 马皇后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凤目圆睁。西宫佛堂位置偏僻,且幽禁着被废的侧妃吕氏,此刻突然起火,绝非吉兆!
几乎是同时,一名东宫的侍女也气喘吁吁地跑到太子妃常氏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带着哭音喊道:
“太子妃殿下!不好了!二皇孙……允炆殿下……方才在乳母带着在花园玩耍时,被……被一个黑影掳走了!侍卫们正在追,但……但还没找到!”
常氏一听,如遭雷击,差点晕厥,幸而被身旁的朱晴和徐妙云及时扶住。
“光天化日,深宫禁苑,何人如此大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