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文化交流会谈,在一种比上一次更加微妙、仿佛绷紧弓弦般的氛围中如期而至。
洛汗方面,卡兰·铁须队长依旧如同磐石般立于阵前,身后是那几名眼神如鹰隼、气息沉稳的精锐护卫。而老学者博格的身旁,此次却多了几张新面孔——几位眼神锐利如刀、手指关节粗大、布满老茧和细微烫伤痕迹的中年人。他们沉默寡言,但目光扫过帐篷内的每一处结构、甚至【文蠹】记录用的光板时,都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审视和评估,显然是经验丰富的工匠或技师。
艾瑟兰这边,【启明】依旧端坐主位,神色平静如水。【铁心】全身重甲,如同守护神般矗立在他左侧,面甲下的目光冰冷地锁定着卡兰;【文蠹】则位于右侧,面前摊开着记录工具,看似专注于文字,实则全身感官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然而,与上次不同的是,帐篷之外,一队人数约十二人、全身覆盖着闪烁着崭新金属光泽、盾牌表面隐约流动着刚完成附魔能量纹路的防卫军士兵,正以一种极其标准、充满力量感的军姿,沿着一条预设的巡逻路线沉重而统一地走过。他们的步伐踏在地上,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声响,合金盔甲部件在移动中相互摩擦,发出冰冷、清脆的金属鸣音,形成一种无声却极具分量的威慑。更远处,一座利用预制构件连夜搭建起来、约十米高的小型了望哨塔上,【一箭倾心】的身影清晰可见。他并未刻意张扬,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但手中那柄造型古朴、木质纹理间却隐隐有能量光华流转的长弓,以及搭在弦上、箭簇在正午阳光下偶尔划过一道刺眼寒芒的箭矢,本身就如同一个明确的警告信号。
卡兰的目光状似随意地扫过帐篷外那支精锐小队和远处的哨塔,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扯动了一下,那疤痕随之扭曲,让人难以分辨那细微的表情下,究竟是带着一丝对纪律性的赞赏,还是对这番“表演”的不屑。
会谈在表面寒暄后正式开始。博格学者依旧主导着话题,围绕着艾瑟兰的历史源流、技术断层和复苏细节不断深入提问,问题比上一次更加刁钻和具有引导性,尤其集中在能量网络的具体应用原理、以及那些发光真菌和奇特孢子的培育与控制技术上。【启明】和【文蠹】依据事先反复推敲的剧本,谨慎而巧妙地应对着,将“删减版真相”维持得滴水不漏,既展示了部分真实性以取信对方,又牢牢守住了核心机密的边界。
然而,当博格学者再次试图将话题引向一个危险的领域——即真菌孢子是否具备大规模杀伤性、或能否被引导用于特定军事目的时,【启明】突然抬起手,用一个温和却不容置疑的手势打断了老学者滔滔不绝的追问。
“博格学者,卡兰队长,”【启明】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平静地扫过洛汗方的每一个人,语气依旧平和,但每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力量,“知识的交流,贵在真诚与互惠。我们已经坦诚地分享了艾瑟兰历史的部分篇章,也深切感受到了洛汗王国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望。但正如我们上次明确表达的,某些涉及文明存续根基的核心技术,关乎我们所有幸存者的生死,请恕我们无法在此深入探讨。”
他略微停顿,让话语的分量沉淀下去,随即话锋巧妙一转:“不过,为了表达我们寻求和平共处、增进了解的诚意,也为了让诸位更直观地看到艾瑟兰‘幸存者’们重建家园的决心与能力,我们愿意在此分享一些……虽不涉及核心,却同样凝聚了我们智慧与汗水的实用成果。”
说着,他轻轻拍了拍手。
帐篷帘幕被掀开,两名身材健壮的玩家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半人高、结构显得颇为精巧的金属装置抬了进来。装置外壳由某种轻质合金铸造,表面铭刻着复杂而优美的能量导流纹路,中央位置镶嵌着一块经过初步净化处理、内部散发着稳定而柔和蓝色光晕的晶石,显然是其能量核心。
“这是我们的工程师和制造师们,在修复城市之余,基于古代技术理念改良而来的‘便携式净水与土壤改良装置’的初级演示型号,”【启明】伸手指向那台装置,声音清晰地介绍道,“它能够利用广泛存在的地脉能量,结合特定的能量共鸣频率,快速净化因灾变而轻度污染的水源,使其达到安全饮用标准。同时,它也能释放出一种特殊的能量场,有效改善小范围土地的贫瘠化和微量毒素积累问题。这对于任何意图在荒野中开拓新定居点、或者改善现有生存环境的队伍而言,应该都是一项颇具实用价值的技术。”
这台装置,正是【喵喵奇妙屋】和【炎匠】在全力研发防御设备间隙,利用部分非核心的、相对成熟的能量调和技术与新材料学知识,连夜赶制出来的“技术展示品”。它实用,能解决生存的实际问题,足以体现艾瑟兰的技术水平,却又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关于防御屏障、孢子控制、以及高等能量武器的敏感领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